
中国石油企业经验教训
- 进展与成果:一位中国与会者表示中国石油企业近些年在海外投资与工程服务等方面有较大进展。以中石油为例,其海外业务量达4.5万人,利润收入为310亿人民币。另一位与会者补充说中石油投资的长城钻探地热井项目是我国仅有的几个靠技术抢到的项目之一。
- 战略转变:一位中国与会者指出,在起步阶段,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通过减价以获取项目,导致恶性竞争。现在他们将市场细分,减少竞争从而增加盈利。另一位与会者指出中国石油企业注重发展高端业务,如钻井、侧漏井等业务,并致力于打造国际品牌。
- 存在问题:与会者列举了石油产业仍旧面临的几个问题:
- 教育体制缺陷:我国高校专业过于细分,石油产业相关专业的学生跨学科教育不足。
- 深层找油难:中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深层开采难度很大。
- 政治风险:由于稳定地区已被西方企业占领,中国企业不得不去动荡地区投资。中国石油伙伴苏丹、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等国家局势均不稳定,投资风险高,且很难长期实施项目。
- 环境问题:中国现在石油企业还不重视环境保护,这在投标竞争中处于很大劣势。
国内国际发展趋势
- 中国石油投资发展趋势:一位与会者指出目前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对北美的投资逐渐增加;投资对等性加强;环境风险增大;中国工业发展民工化等。
- 页岩气:一位与会者认为美国页岩气低廉的价格将会影响整个石油产业的发展。如果中国从美国进口页岩气,一方面有助于中国以较低的价格获取天然气,另一方面能够间接提高美国页岩气的价格,对两国均有好处。
- 中东市场:此前中国认为中东地区石油由美国控制,因此政策均绕过中东。美国页岩气独立对国际市场有很大影响,对中东市场也有很大影响。中国需考虑如何进入中东市场。
对中国石油企业战略建议
- 完善机制:一位与会者认为中国企业应该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高跨国管理水平并完善监督机制。另一位与会者补充说中国企业还应建立海外服务和风险评估机制,全面提升竞争能力。
- 沟通与宣传:中国企业应当多了解当地风俗和历史文化,利用与民间组织和媒体的沟通,增加话语权和宣传力度。另外,中国企业还应当多宣传其对当地的积极影响,如增加就业率、创造更多税收等。
- 整体发展规划: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不能只关注石油工业本身,还需要融入所在国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目前,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在海外投资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另外投资方式也需要更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