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于2019年2月在河内会晤时,韩国总统文在寅的处境尚未达至顶峰。特朗普与文在寅之间微妙的关系为4月11日星期四即将举行的峰会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今天美中关系严重恶化,两国政府都难辞其咎。要想正确理解两国关系,务必准确评估两国各自的国内情势。
随着乌兹别克斯坦的政治和经济自由化发展、中亚地区其他地方独裁主义日盛、经济萧条范围渐广以及中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此为2018年中亚的五大趋势),中亚一体化前景更加光明。
美国政府正在观望中国会做出怎样的让步,而中国政府则在观望美国希望中国如何让步,在此背景下,两国极有可能陷入旷日持久的僵局。
美国的对华政策近年来正在逐渐成为两党共识。如果认为有关贸易问题的快速协议已经解决,似乎与特朗普政府的一贯对华立场不符。
当前掌权的美国官员们已经对中国失去了耐心和理解。
中国经常被指责开展所谓的“债务陷阱外交”,使所谓的合作伙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陷入难以为继的债务关系困境之中。但这是对中国外交的误读,在中国与委内瑞拉的交易中,这种误读最为明显。
随着中美关系恶化,两国必须致力于建立一种双方都能获益的稳定关系。
仅仅让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商品以缓解美国整体贸易失衡没有太大作用,而解决美国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的资本失衡对于缓解整体贸易失衡可能更为有效。
朝韩峰会上两国实际达成了哪些协议,今后会有哪些障碍?我们来仔细审视一下《板门店宣言》对朝鲜半岛的意义。
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保护措施是以政治而非经济因素为导向的。美国需要通过升级世贸组织(WTO)体制及推进与中国的双边投资条约(而不是关税)来解决问题。
朝鲜将利用重启的对话战术性地离间美韩两国的关系,并削弱近来所受制裁的效果,这其中存在非常严重的风险。
十九大之后,中国将展开魅力攻势,防止周边国家形成反华联盟。
五年一度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因为其特殊的政治重要性被世人所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不断增加,国际投射的不断深化,十九大报告中所体现的政策变化与延续不仅对中国国内形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世界局势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决策者们应更加现实的将焦点聚集在如何威慑朝鲜并使之避免使用核武器上,而不是做在短期内可能性很低的全面无核化的尝试。
到目前为止,与其他方案相比,更有可能取得成功的做法是通过深思熟虑且令人敬佩的领导力,与相关各方的密切磋商,以及投入切实资源的承诺来筹集必要的筹码。
要求中国向朝鲜政府施压安排美朝谈判还不够,中国也必须成为谈判的核心一员。
特朗普政府应利用其筹码来处理日本的钚储量持续增长这一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中国更为积极自信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安全政策,美国必须制定出一个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战略,来塑造东亚地区的贸易、投资和多边经济治理。
中美双方必须认清各自对朝鲜的担忧,即使不认同各自忧虑的合理性。进而双方应做出有诚意的让步,表明其对朝鲜半岛最终迈向和平统一这一前景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