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领导人选择代价高昂的军事行动从根本上反映的是俄罗斯决策层与西方社会的深层观念分歧和世界观差异。
印度政府的两项新税和数字卢比加剧了不确定性。
美俄核军控进程的未来将深刻影响两国的双边关系和全球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安全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同时也将给中美战略关系的走向带来重要启示。
朝鲜永久拥核的现实也许已很难改变,但国际社会对这一结果在地区安全和国际和平方面的长远影响尚没有足够认识,也远没有做好准备。
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竞争的危险性和成本上升、中国安全环境日趋复杂、现有国际安全机制面临挑战、国际社会呼吁大国领导力的今天,中国与美国乃至其它大国之间的军控合作有可能为缓解重大安全难题提供积极选项,值得专家和决策者们的充分重视。
在可预见的未来,核威慑仍然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文明本身构成威胁的武库与打击目标计划的存在是合理的或必需的。
本文提炼了中国在与美国竞争时可遵循的几项潜在原则,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194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经验这三个方面各两项原则。
亚洲最大的两个核国家——中国和印度——从未使用核武器威胁过对方。而近期两国间发生的严重边界冲突将如何改变安全格局?
在核武时代开启75年后的今天,世界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随着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交往日益增多,中方正在加大幅度通过安保承包商来为其“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保障,保护其公民和外交官。
在中美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两国通过积极举措维护战略稳定、防止竞争失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中国也可以通过与美国在反导问题上开展对话,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维护国际战略稳定的积极态度,降低外界对中国核武器发展政策的误解。
在这样一场因地缘政治驱动使得企业被迫成为马前卒的5G竞赛中,还会有赢家吗?
来自中美两国的两位专家分析了美国对TikTok和微信的禁令及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更广泛的科技脱钩对两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
研究表明,美国通过各种形式违反了主权规则、军控秩序及武力使用规则和贸易规则等国际秩序中的 “硬规则”,同时,在人权保护、环境保护和信息情报流动规则等 “软规则”方面采取了双重标准和霸权主义行为,正对国际秩序产生严重的损毁性影响。
印度智库在中印两国交往中,在舆论的引导上可以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看来这种潜力还远远未发挥出来。
朝鲜半岛当前的现状是不可持续的,朝鲜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可能更加迫切地渴望摆脱外部束缚。
乔治·弗洛伊德的遇害凸显了长期困扰美国社会的严重不平等现象。对此,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院长比尔·伯恩斯在给卡内基同仁的一封公开信中回顾了研究院致力于为美国及全世界建立一个更公正的未来的志向。他表示,达不到这一目标,和平仍将遥不可及。
中美关系的稳定对于中国固然重要,但对美国乃至世界同样重要。维护中美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不能天真地以为单方妥协就能求全。
尽管全世界都期待着美中两个大国能够在疫情期间加强合作,但两国领导人却陷入了相互指责的怪圈,任由不断增长的猜疑甚至是敌意主导两国的决策制定。
扩张核武库并不能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安全利益。在需要专业知识的重大问题上,不宜用直观想象代替科学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