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支持率将对马克龙的对外政策产生掣肘,对其竞选时的外交承诺也增加了一些变数。
《巴黎协定》之后,欣然接受向低碳经济转型这一提议的国家激增,次国家团体也数以千计,这一转型将有助于经济增长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
欧盟将如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影响、对全球化的质疑以及民粹主义的兴起?
当下,反欧、反移民的反建制民粹主义普遍兴起,这将更增欧盟一体化之艰难,弱化欧洲的整体力量及其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增加欧洲政治的不确定性。
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将如何被目前欧盟复杂的形势所影响?中国又将如何应对?
土耳其失败的政变企图引起西方领导人的三点担忧:土耳其的军队可靠性、法治和偏离西方的意识形态。
英国退欧的决定将会极大地影响欧盟。
无论6月23日英国公投结果是去是留,都将对欧盟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已显著扩大与欧洲地区的经贸往来。但中欧之间具有不对称的双边市场准入机制,中国某些领域不对欧洲企业开放投资。
中国应与欧盟站在一起,并积极参与探讨有关“欧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