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您将收到一封确认注册成功的电子邮件。
IMGXYZ3686IMGZYX尽管在国际事务和经济利益方面观念相同,但中俄两国关系孱弱、有待加强,即使在能源贸易领域也是这样。
卡内基莫斯科中心与英国伦敦的欧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 CER)共同主办了一次会议,分析了中俄关系在不久的将来所要面临的挑战。卡内基莫斯科中心的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Dmitri Trenin),欧洲改革中心主任查尔斯•格兰特(Charles Grant),以及欧洲改革中心对外政策与防务部主任托马斯•维拉瑟克(Tomas Valasek),就中俄关系分别做了各自的报告。这些报告首先都在欧洲改革中心网页上以英语发布,然后由卡内基莫斯科中心译成了俄语。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Moscow St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的阿列克谢•沃斯克列辛斯基(Alexey Voskressensky)、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的瓦西里•米赫耶夫(Vasily Mikheev),以及俄罗斯能源咨询公司(RusEnergy)的专家米哈伊尔•克鲁季欣(Mikhail Krutikhin)对报告做了评议。
俄罗斯、中国及全球治理
格兰特在介绍其报告《俄罗斯、中国及全球治理》(“Russia, China and Global Governance”)中指出,中俄双方都认为目前的全球治理体系不够好。
- 中俄合作理由:格兰特指出,由于美国实力正在相对下降,它不会去加强多边机构的建设,所以中俄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加强合作。进一步来说,欧盟在经济和外交上远未强大到足以重塑全球治理体系,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则对多边主义缺乏信任,认为其是由西方国家创造并为之服务的。因此,格兰特表示,中俄若想建立新的多边机构来确保国家间的互利合作,那么两国须共同努力。
- 共同的基石:格兰特认为,中俄对全球治理持有共同看法:
-
西方概念:中俄两国都认为全球治理是西方创造的概念,有利于西方国家;
-
干预主义:两国都反对西方的干预;
-
具体形式:格兰特补充指出,中俄对全球治理所要求的多边主义形式有着相似的看法,即没有惯例,也没有强势的国际机构。
-
主权观念:沃斯克列辛斯基表示,中俄两国都遵循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
-
- 不同的观点:然而,格兰特表示中俄两国合作同样也存在着几大阻碍因素。其中一个关键的区别在于两国对经济和安全事务的不同偏好与侧重:中国对经济事务更为关注,而俄罗斯则更聚焦于裁军和国际安全方面的因素。
真实的伙伴?中俄如何看待彼此
特列宁在介绍其报告《真实的伙伴?中俄是如何看待彼此》(“True Partners? How Russia and China See Each Other”)时,强调中俄合作是亚洲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
- 中俄关系的演化:特列宁指出,中俄关系的演化“一直就是个奇迹”。现在,双边关系正日趋稳定,俄罗斯将中国视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全球力量,并努力与中国这个邻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然而,特列宁补充指出,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仍以西方国家为重,因为西方国家能提供给俄罗斯进行现代化所需的技术。
- 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太平洋国家:特列宁指出,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最大的挑战是中国在远东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他强调俄罗斯应作为一个欧洲太平洋国家而进行思考,为与世界快速崛起的区域保持发展速度一致,俄罗斯应该发展其东部省份。
- 潜在的问题:米赫耶夫表示,中俄关系存在潜在问题。尽管事实上俄罗斯是中国很好的经济伙伴,但出于俄罗斯反对亚洲自由贸易协定的立场,中国当局往往认为俄罗斯不可信任。此外,米赫耶夫指出俄罗斯对中国的认知落后,尽管期望中国对自然资源的购买,但中国不可能买下俄罗斯所有的自然资源。
- 多极的世界秩序:特列宁强调,随着诸如中印等国家的经济崛起,当今世界成为一个“多极化的近似版本”。在这个新秩序中,中国实力远胜于俄罗斯,俄当局在与中方合作时须考虑这一因素;同时,在中俄关系中始终存在着第三方——美国。米赫耶夫补充表示,虽然中俄两国对多边主义抱有相似的目标,但与中国不同,俄罗斯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支撑这些理念。
俄罗斯、中国和中亚能源的地缘政治
维拉瑟克介绍了第三份报告《俄罗斯、中国和中亚能源的地缘政治》(“Russia, China and the Geopolitics of Energy in Central Asia”)。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的亚历山德罗•彼得森(Alexandros Petersen)与欧洲改革中心的卡汀卡•巴瑞斯(Katinka Barysch)共同撰写了这份报告。维拉瑟克表示,尽管做了许多努力,但中俄双边能源贸易依然发展不足。
- 能源贸易的合作:维拉瑟克指出,鉴于欧盟对俄罗斯自然资源依赖度的降低,以及中国能源来源多样化的探寻,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是互利的。然而,俄罗斯经济的战略失衡,再加上跨境管道的缺乏、经济分歧以及寻租活动等因素,阻碍了两国能源贸易的快速增长。克鲁季欣补充表示,由于有着许多其他供应商,中国可能取消对俄罗斯资源的购买,因此,俄罗斯与中国谈判时无法限定条款。
- 中亚的资源:随着中国在中亚地区影响力的日益上升,中亚国家能在中俄博弈中获益。维拉瑟克表示,该报告的作者指出中亚国家在寻求其能源出口的多样化,而中国当局不仅协助它们建造通往中国的管道,而且还与这些国家建立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合作。与此同时,俄罗斯似乎失去了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