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上

朝鲜的核噩梦尚未消去

除非美国改变其关注重点,否则对朝外交可能注定要失败。

由出版
《外交政策》
 on 2018年5月2日

源文件: 《外交政策》

去年8月,我度过了一个短暂的假期,期间我一直试图忽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但我失败了。即使是玛格丽塔酒和间谍小说也不能转移我对这件事的注意力,他们之间的口水战可能会变成一场真正的战争,甚至可能变成核战争,虽然可能性很小,但的确存在这种可能。

8个月后,随着朝鲜宣布停止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和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首次会晤,就连我——一个对核问题太过敏感,甚至有点神经质的人,都忍不住急切地打消早先的顾虑,以至于未能看清每次外交争端背后隐藏着全球性灾难的阴霾。然而,虽然短期内冲突的风险大幅降低,但是除非韩美双方大幅重新界定其利益,否则在未来几个月与朝鲜的外交关系可能会破裂——让我们回到了夏天一直担忧的问题上。

如果美国人根据对金正恩和文在寅首脑会谈的新闻报道,相信《板门店宣言》是一项无核化协议,有这种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份宣言并不是。它的主要目标是推进半岛的和平事业。宣言的13项任务项中,只有一项明确涉及朝鲜的核武器,而且在措辞上刻意模糊。文在寅确认了“通过完全弃核,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这一共同目标,其意图很明确。而金正恩的意图却不甚明确。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学者维平•纳朗(Vipin Narang)指出,对这一声明 (与朝鲜最近关于“建立一个无核武器世界”的言论一致)的一种解释是,金正恩提出放弃核武器,是作为全球核裁军进程中的一部分。

此外,在其他场合上,特别是在国内,朝鲜似乎根本不是一个准备核裁军的国家。在说明暂停核试验原因时,朝鲜指出,它已经掌握了“在洲际弹道导弹上安装核弹头的技术”。在最近对朝鲜劳动党的讲话中,金正恩谈到,“圆满实现建设国家核力量的历史大业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胜利”。讲话用了三个溢美之词,那些核武器就在那里,哪也没有去。

文在寅是否真的相信金正恩所说朝鲜愿意放弃核武器,这谁也说不准。但只有他放下疑虑,板门店会谈才可能会成功。由于朝鲜最近在发展洲际弹道导弹方面取得了成功,金正恩感到足够安全,可以停止挑衅,开启与韩国开展长期外交开局。为了防止势头消退,朝韩双方商定了一系列的联合活动,最终决定文在寅将在秋季访问平壤。此外,《板门店宣言》作为坚持外交关系的关键诱因,增加了韩国向朝鲜提供经济援助的可能性,最初采用的形式是帮助朝鲜实现铁路和公路现代化。

但这不仅仅是朝韩两国的事情。美国因为承诺为韩国提供防卫,也牵涉其中。在我看来,减少朝鲜半岛冲突风险非常符合美国的利益,即使这意味着暂时接受朝鲜拥有核武器这一事实。然而,特朗普政府——就像美国之前的三届政府一样——对美国利益的定义不同。总统和其他高级官员一再明确表示,他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完全地、真正地、不可逆地促使朝鲜放弃核武力量。

如果美国坚持这一目标,那么外交关系迟早会崩溃。如果明确朝鲜不会弃核,美国可能会对韩国施加重压,迫使其断绝外交关系。鉴于美国保证韩国的安全,韩国将难以抵抗这种压力。此外,通过拒绝取消对朝制裁,并否决取消联合国制裁的任何意图,美国可以有效地限制朝鲜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获得的经济利益,进一步削弱这一进程的可持续性。

外交的失败将使美国更有可能采取军事行动。事实上,今年3月,约翰•博尔顿(John Bolton)在被任命为国家安全顾问之前,曾主张召开美朝首脑峰会,因为这会“缩短我们在谈判中浪费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担心美国采取军事行动,朝鲜可能认为有必要采取行动应对明显的威胁,在关岛附近发射导弹,或在太平洋上空进行核试验,从而证明它具有可信的核威慑力量。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弄清楚美国是否会被这种行为吓退或激怒。

在我看来,避免外交破裂只有两种可能的选择。

一种可能是,美国和韩国公开决裂。虽然这不太可能,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如果韩国认为美国违背了韩国的利益,那么它可能脱离美国的轨道,试图继续与朝鲜进行双边和平努力。这一结果是金正恩所乐见的,也可能是他目前展开外交魅力攻势的一个原因。这也是美国不惜一切代价想要避免的局面。

另一种可能是,美国认为虽然朝鲜无核化依然是一个长期目标,但当务之急是降低朝鲜半岛的冲突风险。这一立场将使美韩保持一致,给板门店和平进程一次难得机遇。这一立场也将颠覆美国数十年来的政策和特朗普政府数月来的言论。美国似乎不太可能采取这一路线,但数百万人的生命——以及我的下一个假期——可能就在此一举了。

本文原载于《外交政策》杂志。

Carnegie India does not take institutional positions on public policy issues; the views represented herei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views of Carnegie, its staff, or its trust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