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APEC:来自中国的看法

2011年10月19日
Washington, D.C.

IMGXYZ3304IMGZYX今年11月,奥巴马总统将在亚太地区逗留一周多的时间:首先主持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紧接着首次亮相东亚峰会(East Asian Summit)。在美国明显地将其战略关注点再平衡至亚洲而努力时,与中国的交流将是重中之重。

中国的来访专家蔡鹏鸿、李文韬、王玉主,同卡内基的包道格一起重新审视了中美两国交流的前景。

区域经济动态

  • 众多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s):蔡鹏鸿表示,中国加入APEC后的20年里,亚太地区国家间签订了众多的自由贸易协定,这与区域主义的趋势相符。
  • 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困境:李文韬指出,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不同区域贸易协定之间的竞争、对区域领导人角色的争议,以及对区域经济体模式的竞争理念。
     
  • 不同的对策:李文韬认为,不同的国家支持不同的经济一体化途径。  

    • 东盟主张采用东盟+1(ASEAN+1)模式来平衡区域实力。
       
    • 中国更偏好东盟+3(ASEAN+3)模式。
       
    • 日本则支持东盟+6 (ASEAN+6)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将亚太其他国家囊括其中,还包括了安全和战略问题的讨论。
  • 东亚共同体(East Asian Community):2009年,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对外宣称希望创建一个其称之为“东亚共同体”的组织,当时中国对此的反应比较冷淡。王玉主认为,胡锦涛主席之所以当时未回应鸠山,是因为中国并未对此做好准备,但没有回应并不代表中国在精心策划其他战略。尽管副主席习近平曾经表示很赞同鸠山的提议,但中国目前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国内的经济增长上。

APEC的未来

  • APEC的未来选项:蔡鹏鸿强调,APEC未来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实施具有约束力的改革。他描绘了4种可能的区域经济模式:
     
    • 自由贸易网络:构建双边和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这种网络虽然全面但相互重叠。
       
    • 自由贸易枢纽:主要的有带头作用的自由贸易协定将扮演地区贸易协定枢纽的角色。
       
    • 贸易自由化:降低该地区的贸易壁垒。
       
    • 泛太平洋伙伴关系(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这是一个由美国提议、包括美国与亚太地区八个国家在内的区域贸易协定,而中国则被排除在外。
       
  • 整合机制不足:李文韬指出,现存机制下的区域经济融合会增加未来区域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例如,通过TPP或东盟+3构造一个新的区域发展路径将难以达成共识。
  • 更为有效的APEC:李文韬强调,APEC发展路径强调的多样性,使它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融合的诱人机制选项。李文韬认为,落实APEC改革措施和规范区域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协定,将有助于让APEC变得更有效。

中国的偏好和目标

  • 中国的经济战略:王玉主指出,经济是中国与该地区其他国家进行往来的最有效途径。因此,中国务实地选择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而非政治或安全一体化。
  • 中国国内压力:王玉主也指出,中国国内对经济增长的需求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主要的动机,这个因素千万不能被忽略。
  • 长期目标:蔡鹏鸿认为,中国的最终目标是强化区域多边体系,并进一步推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特别是更希望东盟在其中起到带头作用。
  • 中国“怪象”:王玉主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却也是一个“发展中经济体”,这种并存状况让中国陷入“怪象”,结果中国领导人也拿不准到底中国在区域中应该扮演领导者角色还是不太活跃的演员而已。

区域性偏好

  • 中国:王玉主认为中国更加希望采用东盟+3模式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 日本:王玉主也强调,亚洲传统强国日本,不太喜欢东盟+3模式,因为这样会使日本边缘化。
  • 泛太平洋伙伴关系:王玉主和李文韬都指出,目前中国仍不太确定TPP将如何影响区域经济表现。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
活动演讲者

道格 包

杰出学者,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

包道格曾任摩根大通国际副总裁,并作为美国非官方代表出任美国在台湾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

鹏鸿 蔡

文韬 李

玉主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