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探索公共外交的中国道路

2014年10月16日
北京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强。中国政府近来为增强软实力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增加中国国有媒体的海外受众群,截至2020年将全球的孔子学院增加到1000家,以及申请主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中国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改善自身全球形象并成为促进全球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那这些行动到底有多成功?中国还应采取哪些行动?

高英丽(Ingrid d’Hooghe)就其即将出版的《中国的公共外交》一书,讨论了中国政府是如何通过文化、历史与社会的特点来发展公共外交的。随后,张利华主持了专家讨论部分。

讨论重点

  • 国家形象意识:中国非常重视其在全球的形象。与会专家一致同意中国政府对于大众对其看法的关注,反映出中国政府深切希望他国可以在中国一方面力求繁荣发展、一方面重塑历史伟大形象的过程中理解并欣赏中国及其政策。专家认为国家形象对于中国来说尤为重要,中国十分在意“脸面”和声望,而中国过去的受辱历史仍影响国民心态。
     
  • 通过公共外交塑造国家形象:在发展公共外交的过程中,各国政府将精力投在非国家行为体上,希望可以赢得民心同时获得民众对于国家政策的支持。类似的活动包括新闻发布会、社区活动以及大众媒体。与会专家指出中国政府将公共外交作为改善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看法的宝贵工具。专家们认为,中国领导人希望可以通过本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与快速的崛起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并提升软实力。
     
  • 在公共外交上的大力投资:中国政府进行了多样的公共外交活动,既包括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样的短期活动,也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孔子学院这样的长期机构性项目,此外还有扩大国有媒体覆盖率的努力。与会专家指出,举办奥运会与成立孔子学院这样的高调公共外交活动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也展现出了中国政府发展公共外交的决心。此外与会专家还补充表示,个人行为也可以为中国赢得海外民众的好感,如2008年四川发生地震后时任总理温家宝指挥灾后救援工作。
     
  • 独特的公共外交: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公共外交的本质与中国独特的社会政治背景紧密相关。专家总结道,中国并不完全适合既有的公共外交理论模式。与他国相比,中国的公共外交管理方式更为等级鲜明也更加以国家为中心。尽管有非国家行为体的参与,但其参与通常是与中央政府的目标相一致的。
     
  • 妨碍公共外交高效运转的因素:尽管中国给予公共外交的财政投资规模可观,但根据皮尤全球态度调查(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数据显示,近年来北美与欧洲民众对于中国的好感度有所下降,而这两地区是中国公共外交投资的主要去处。与会专家总结称,公共外交的效果很难衡量,这是由于这一领域还有待研究且理论模式也仍有待商榷。此外,一位与会者指出,公共外交必与一国内政密切相关。公共外交的效用在充满冲突与误解的政策领域往往有限。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
活动演讲者

Ingrid d’Hooghe

利华 张

前驻会研究员,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

张利华曾在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及核心价值如何影响中国的外交及其政策。

珣 庞

前驻会研究员,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

庞珣曾是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的驻会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