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上

推动可持续中美油气合作

中美双方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不仅将极大促进两国经济复苏,同时也将为世界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劲动力。

作者 韬 王
由出版
《中国石油报》
 on 2015年10月13日

源文件: 《中国石油报》

当地时间10月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了废除美国原油出口禁令的提案。白宫发言人表示,若这项提案通过国会参议院全体投票,那么,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使用行政否决权,以限制原油出口的措施引导美国的清洁能源消费。

对于与美国隔洋相对的中国而言,自美国油气产量因“页岩革命”迅速飙升起,围绕中美油气投资贸易合作的讨论便不绝于耳。中美两国业已开启的能源与气候合作,也为双方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步伐缓:厘清合作障碍 探索共赢模式

相比中美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持续深入合作,中美在石油领域的合作步伐则缓慢许多。2014年11月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减少煤炭消费与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均有明确、具体的表述,但在双方均十分看重的石油领域,声明并未涉及。至于前不久两国元首共同发布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虽对重型车辆燃油效率做出明确要求,但这更多指向标准制定层面的合作,仍然没有提到能对石油行业带来深远影响的贸易与投资合作。

笔者认为,导致中美油气合作进展缓慢的原因比较复杂,很难说主要是哪方面因素阻碍了两国油气合作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在“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石油工业走出国门。在此后的20多年里,中国国家石油公司逐渐成长为国际能源合作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参与方。虽为国际市场后来者,但由于多种因素,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在一些被欧美石油巨头认为是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拥有后者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

日趋广泛和深入的油气对外投资与贸易合作,不仅使中国油气进口愈加多元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然而,志在维持其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仍对中国企业抱有顾虑和警惕。10月5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12个谈判国达成基本协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随后发布的声明中特别强调“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正是这种顾虑和警惕的直接体现。

另外,美国虽未明令禁止外商投资其能源产业,但“9·11”事件后,美国对外资进入本国的安全审查越发严格。2007年,由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签署的《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简称《2007法案》)就明文规定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增设能源部、劳工部和国家情报局。这意味着涉及美国能源等战略资产的外资并购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将加大其安全审查力度,并购导致的美国国内就业问题也被纳入审查范围。《2007法案》还规定,外国国有企业的并购自动进入法定的45天额外调查程序,除非一位高层官员证明交易不会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既涉及能源又是国有企业的中国国家石油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当然,企业自身的不足同样不能忽视。美国在建国后的200多年时间里,逐步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外资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意味着企业要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社会责任等多方面与美国企业接轨。在这方面,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国国家石油公司与欧美大石油公司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客观事实。

在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世界各国的命运都紧密联系在一起。未来,即便中美油气合作仍需逾越国家安全等政治层面的障碍,但随着中美双方在清洁能源与气候合作的持续深入和资源禀赋互补性的与日俱增,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石油企业公司治理的日趋完善,双方在油气领域正式建立合作关系的前景也愈加明朗。

长远计:借鉴美国经验 提升保障能力

由于美国在非常规油气开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学习美国先进的开采技术、借鉴其成功的管理经验,自然成为中国进行页岩油气资源开发的必要步骤。事实上,这方面的合作早已展开。如今,尽管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导致国内外石油公司纷纷削减投资预算,也令生产成本较高的非常规油气开采饱受质疑,但低油价环境下石油公司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科学管理并加强合作,客观上使中美石油公司的合作空间大大拓宽。从价格机制到技术转让,再到相关设备装备和零部件等方面,两国企业均获得比以往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由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能源生产与消费清洁化、低碳化成为当前能源技术领域关注的重点。而随着非常规油气产量在全球油气总产量中的比重越来越高,非常规油气开采也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如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大量消耗,以及作为副产品的高硫石油焦消费等。因此,国际能源合作的重点也不再仅限于资源和技术,如何降低石油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成为能源合作的核心议题。这一点对生产或进口石油多为重油、超重油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随着解禁美国石油出口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油气出口亚太的前景逐渐明朗。在这个意义上,中美两国在维护亚太能源供应稳定这一问题上存在共同的利益。基于此,笔者认为,中美两国的油气合作不应也不能停留在企业层面。双方还需在政府层面协调两国的石油政策,建立制度化的对话机制,深化合作。

此外,中国应有效借鉴美国保障能源安全的经验,从能源结构、基础设施、能源贸易产品、交易方式和金融手段等多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的能源系统保障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治理,重视国际多边合作,加强同国际能源署等能源机构的合作,通过促进建立组织化、制度化、有权威的国际机构来推动区域能源一体化,以有效降低亚太整体的能源风险和不必要的竞争损失。

中美关系一直秉承实用主义至上。中美双方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不仅将极大促进两国经济复苏,同时也将为世界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劲动力。

本文最初发表于《中国石油报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