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上

马克龙执政后的中法关系

马克龙上任以后中法关系前景总体看好,但也不免磕磕碰碰。

经过 利华 张
由出版
《北京周报》
 on 2018年1月4日

源文件: 《北京周报》

2017年5月马克龙担任法国总统后,马不停蹄地进行了一系列内政外交调整与改革。在外交领域,马克龙提出反对伊斯兰恐怖主义以保护民众安全、在国际事务中彰显独立性和发挥国际影响力是法国外交的三大支柱。他一反前总统萨科齐和奥朗德的亲美立场,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和认定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表态进行了批评。 

在中法关系上,马克龙在竞选总统时就表示积极推进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他认为,中国现在是一个经贸、外交和军事强国,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法国与中国应在各个领域保持战略伙伴关系,在国际反恐、防止气候变暖、促进多极化和地区与全球和平方面,中国是法国非常重要的盟友。在整个竞选期间,马克龙是对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法中关系表现出最强烈意愿的候选人。 

马克龙上任后在多个场合发表讲话,希望中法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在2017年7月举行的20国集团汉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马克龙进行了会晤,两人都表示重视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2018年1月,马克龙即将访华,法国外长让·伊夫·勒德里昂为此先行来华访问,与李克强总理就国际问题和共同关切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国务委员杨洁篪以及外长王毅进行了对话。勒德里昂表示,“法国希望秉承平等的精神,将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拓展到新的领域。” 

从马克龙上任后就中法关系发表的演讲以及法国官方阐明的立场来看,马克龙执政期间中法关系总体向好,但在某些领域可能会有一些小的摩擦。这是由中法两国的共同利益和分歧矛盾所决定的。 

中法共同利益交汇点

中法两国在全球治理、欧洲一体化方面有一些共识,在经济贸易领域有共同利益和互补性。 

第一、全球治理合作

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与法国都倡导多极化与多边合作,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国际体系,主张加强G20在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的作用,维护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反对核武器扩散及核军备竞赛。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法是世界气候大会的促进者,在2017年12月12日巴黎国际气候峰会上,中法互相支持,努力促进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目标,双方还积极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在网络空间和网络安全领域,双方也主张开展多边合作。在中东、非洲等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法都主张加强对话与协调,通过政治谈判方式解决问题。 

第二、推进欧洲一体化

2008年欧债危机发生以来,难民问题、恐怖袭击、英国脱欧等接踵而来,欧盟和欧元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欧洲一体化也处于停滞状态。法国是欧盟的核心国之一,面对欧洲一体化困境,马克龙力挺欧盟,主张继续推进欧洲一体化,并提出了改革欧盟的方案。中国是欧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对欧洲一体化一贯积极支持。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中国与法国有共同的利益和立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中欧关系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欧盟、欧元区和欧洲一体化陷入困境状况下,中国表达的真诚支持态度,对全面发展中法关系有积极的影响。  

第三、经济贸易互补性

在经济领域,法国不仅有闻名世界的化妆品、葡萄酒、服装产业,而且在核能、电力、航空航天、汽车、能源转化、清洁城市建设等行业有世界知名的企业。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网络营销、电讯电器、轻工业方面具有优势,中法两国在经贸领域互补性较强。中法在数码产品、民用核能、航空、能源转化与转型、环保产业、电力、绿色金融、养老经济、清洁城市建设等领域有广泛的合作空间。法国的“未来工业计划”与“中国制造2025”政策也有对接点。 

法国比较重视第三方合作。2016年,马克龙任法国政府经济部长期间,中法签署了第三方合作联合声明,把非洲作为第三方合作的重要方向。马克龙担任总统后表示愿意继续与中国开展第三方合作项目。由中、英、法三方达成的欣克利角核电项目的实施,就是三方合作的典范。 

马克龙总统重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期待中国增加在法国的投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少法方的贸易逆差。法国企业界也期望借2018年1月马克龙访华之机,获得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2018年以后中国经济内需将逐步增长,中国的市场准入尤其是公共采购市场准入条件将会放宽,将有利于增加法国对中国的出口。 

2017年12月21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马克龙政府提交的2018年财政法草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给企业减税,对于盈利低于50万欧元的企业,公司税率自2018年起将从33.3%降到28%。这项减税政策势必激发法国企业的活力,刺激企业生产和出口,必将有利于中法贸易进一步发展,使更多法国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中法分歧矛盾交汇点

中国与法国有许多共同的利益,但也有一些分歧与矛盾。 

第一、意识形态差异

中法在意识形态、价值观、政治制度方面有很大差异,对一些国际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关于人权、西藏问题,马克龙在竞选总统时和上台初期没有太多提及,在这类问题上,也许马克龙会比前几任总统低调一些。但是,在南海问题上,法国的想法与中国很不一样。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一样,法国对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等活动感到不安,马克龙提出应在欧盟层面就南海问题出台政策,以保证法国及欧盟在这一地区的存在感。所以,在马克龙执政时期,中法因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迥异而不时出现一些小的摩擦依然不可避免。 

第二、贸易障碍

在中法贸易关系中,多年来,中国一直是顺差,法国一直是逆差。马克龙高度关注目前法国3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问题,在中法贸易关系中力主减少法国的逆差。 

反倾销问题是横亘在中法贸易关系中的一个障碍。2016年初,马克龙任经济部长时曾对中国钢铁工业实施反倾销。在竞选总统时马克龙提出支持“购买欧洲货法案”,强化欧盟反倾销尤其是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在这些政策的规制下,法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可能还会发生,这方面的中法贸易摩擦也很难避免。 

法国对海外资产进入本国持审慎态度,对中国也不例外。在中法贸易中,一旦触及敏感领域如国防、安全、战略领域,法国就会有极其严格的审查,或会影响法国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总之,马克龙上任以后中法关系前景总体看好,但也不免磕磕碰碰。中法两国领导人如能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之理念积极开展对话、交流与沟通,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加强双边合作,定会使中法关系在新的一年更上一层楼。

本文最初发表于《北京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