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核军控进程的未来将深刻影响两国的双边关系和全球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安全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同时也将给中美战略关系的走向带来重要启示。
在核武时代开启75年后的今天,世界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在气候变化带来大规模的环境灾难、大范围传染病颠覆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全球经济下挫风险普遍加剧的今天,通过军控合作避免昂贵、无价值且危险的核军备竞赛符合五核国所有民众的根本利益。
围绕朝核问题的国际外交努力步入僵局,中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助力突破当前困境。
俄罗斯将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中俄关系升温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又将如何影响两国各自与美国的关系?美国应该如何应对?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规模宏大,它不仅象征着一条贯通亚欧的新丝绸之路,而且也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跨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对此,卡内基四个研究中心的专家从各自国家的角度阐述了对这一倡议的看法。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象征着中国对全球事务的参与,但许多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于如何解读“一带一路”倡议各执一词。这是一项全球性战略,还是地区间倡议?它的延伸是否有边界?其他国家和跨国公司又该如何参与这一发展历程?
随着中美之间的大国竞争在未来几年可能加剧,波罗的海地区各国必须密切关注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发展动态,并采取旨在保护国家利益和维护国际秩序规则体系的战略。
随着乌兹别克斯坦的政治和经济自由化发展、中亚地区其他地方独裁主义日盛、经济萧条范围渐广以及中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此为2018年中亚的五大趋势),中亚一体化前景更加光明。
在一个日益拥挤、混乱和嘈杂的世界及思想市场,卡内基向决策者提供国际化的、独立的、战略性的见解和创新思想,以促进世界和平。订阅我们的邮件,加入由卡内基遍布20个国家、6个全球中心的140多位学者组成的全球网络。
注册接收卡内基的邮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