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上

组建能源联盟,寻求美好未来

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以俄罗斯总理身份对中国的首次访问将进一步加强北京与莫斯科之间的能源关系。特列宁认为,这样一个在本质上属于务实的关系也具有某种能源联盟的特征。北京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及俄罗斯最大的私人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的交易都标志着中俄能源贸易可有效地转化为能源联盟。作者指出,这种联盟是双边关系不断增长的产物,同时它也反映出全球能源市场的发展方向。

由出版
中国日报
 on 2013年10月25日

源文件: 中国日报

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以俄罗斯总理身份对中国的首次访问将进一步加强北京与莫斯科之间的能源关系。这个联盟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公式之上:中国获得俄罗斯长期大量能源供应。这样一来,现金充裕的中国就能买到一定程度的能源安全,而俄罗斯则为其预算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现金。不过,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中,这样一个在本质上属于务实的关系也具有某种能源联盟的特征。

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2012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880亿美元,双边进出口贸易十分均衡。不过,两国的贸易结构严重失衡。在俄罗斯出口的商品中,约90%为碳氢化合物;机械产品占比不到1%。尽管俄罗斯政府曾宣称希望本国产品出口多元化,但其出口的能源却仅在过去几年中有所增长。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的能源基地之一。

在中国人眼里,作为一个能源来源国,俄罗斯的优势是其供应的能源能够从陆地直接运入中国境内。这与海上航线不同,它们基本上不受到第三国家的影响。管道也将俄罗斯与中国市场连接起来,并在出现争端时为北京提供调节手段。

除了俄罗斯,中国还有缅甸和中亚等其它类似大陆能量来源,这进一步提升了北京的影响力。目前,中国无疑已经成为一个买方市场。

中俄能源交易非常复杂。北京向莫斯科下了一个大订单,并期得到优惠。在石油方面,这一目标实现了,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并且现在也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以期实现国内合作伙伴多元化。但在天然气方面还没有实现这一目标。虽然天然气价格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最终达成一致,但从2011年年中以来就一直要达成而未达成。

此外,中国还与俄罗斯最大的私人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Novateck)达成一项长期交易。这项交易在去年六月份达成,它标志着一个新的里程碑。俄罗斯一直不愿意让中国的国有公司直接插手其能源资源,但直到最近才软化这一立场。与诺瓦泰克公司的这笔交易使中石油目前在亚马尔半岛天然气田中拥有直接股份。

北京与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之间突出达成的这项交易甚至会带来更大的前景:双方将在东西伯利亚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储备联合勘探和开采。这些协议有效地使中俄能源贸易转变为能源联盟。

这种联盟是双边关系不断增长的产物,但它也反映出全球能源市场的发展方向。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使国际能源流向发生重大变化。欧洲的能源多元化政策已导致俄罗斯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在欧盟市场的份额不断减少。直到最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一直未把中国看作一个潜在市场,而是牵制欧洲市场一种杠杆,它现在正在更加认真地考虑中国市场,俄罗斯人甚至会不得不在价格上给他们的中方伙伴一些优惠。

非能源地缘政治也发挥一定作用。自从2012年当选俄罗斯总统以来,普京就一直专注于欧亚一体化。他最近重提“大欧洲”概念,这预示着欧盟与莫斯科领导的“欧亚联盟”将建立一种二元关系,而非像十年前,俄罗斯上赶着与欧盟一体化。
普京还关注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并且在启动其发展方面经历了不同的官僚模式。普京希望通过远东找到进入亚太的道路,他认为这个区域更有活力,比欧洲更重要。

为此,中国是俄罗斯的重要伙伴。也是在没有明显霸权的情况下,以大国共识为基础落实普京的世界秩序愿景的一个盟友。不过,普京也曾明确表示,他不会让俄罗斯成为任何国家的小伙伴。这显然适用于美国,也适用于中国,如果说不是那么明显的话。

虽然过去30年间的国力平衡一直在向有利于北京方向倾斜,但莫斯科只会接受平等的合作关系。虽然实力不平等,但建立平等的关系一直是俄罗斯与美国、中国和(在经济方面)欧洲等实力更强者的政策模式。正如中俄能源联盟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政策模式说起来容易实施难,但是普京会坚持下去的。

本文最初刊登在《中国日报》上。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