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上

决定性因素:石油与美国外交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访问学者约翰•朱迪斯(John Judis)说,美国发起伊拉克战争确实是为了石油。不完全是,但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基地组织这类理由相比,这显然更有可能。倘若美国进一步与伊朗或中国发动战争,同样可能是为了石油。美国正努力将国内的激进保护主义和试图达成新的国际石油协定来防止石油供给竞争而引发战争的目的结合起来。

作者 John Judis
由出版
《新共和》
 on 2006年4月27日

源文件: 《新共和》

现在这么说已经不流行了,然而伊拉克战争确实是为了石油。不完全是,但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基地组织这类理由相比,这显然更有可能。1991年的海湾战争也是为了石油,而倘若美国进一步与伊朗或中国发动战争,同样可能是为了石油。

石油是一种稀缺资源,对于美国的经济至关重要。美国国内的石油产量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达到了顶峰,而目前进口额占其石油总量约60%。全世界的供应量可能在十几年中达到顶峰。然而,美国的石油消费在持续增加——在1995年和2004年之间每天增加390万桶——这几乎相当于中国消费量的增加——同期每天280万桶。随着需求持续增加,而供给难以为继,价格预期会上涨,并在某一点一飞冲天。那将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毁灭。

几乎所有的企业——从农业到运输业——都需要石油。它们的生存将面临困境。如果在现有的,且不断上涨的基础上增加石油进口,那么制造品的贸易赤字将导致美国的海外债务增加,并威胁美元的地位。如果美元对欧元或其它货币贬值,那么石油生产商会试图用其它货币进行石油交易,使得用美元进行购买更为昂贵。贸易赤字将进一步增加,威胁美元作为一种世界货币被抛弃,迫使美国像那些长期在巨额贸易赤字下运行的国家那样,由于同样沉重的需求而削减预算和增加税收。

美国能够缓解,甚至暂停这种进程,可是这并不容易。美国人将不得不同意一个激进的保护计划,特别是对汽车。但这对于一个建立在汽车、郊区和高速公路之上的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计划。还有另一种,甚至是更加令人讨厌的选择,即美国应该在世界石油产区寻求开采权,并防止其它国家获得同样的权利。而这可能会导致战争。

布什政府的保护计划是无效的。它包括依靠像氢动力汽车这样的技术突破。但是布什政府也在为可能的战争做准备。五角大楼今年2月公布的四年防务评估突出了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这份报告认为,中国“具有与美国进行军事竞争,并发展破坏性军事技术的最大潜力,如果美国不采取对策,那么这在将来可能会抵消美国传统的军事优势” 。

在布什政府今年3月发布的对国家安全战略的修订中,白宫提出,如果中国的领导人脱离“和平道路”,而“他们的行为像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觊觎全世界的能源供给 ”,“不顾这些国家国内暴政和在国外的不当行为的情况下,对那些石油富有的国家进行支持”,那么可能会爆发军事冲突。这些都是为了石油。人道主义者可能会将“资源丰富的国家”作为中国与苏丹达成协议的解释,但是更可能是因为中国与伊朗、委内瑞拉这两个敌视美国的国家所进行的交易。(布什政府最近为赤道几内亚总统特奥多罗•奥比昂•恩圭马铺出了红地毯,当然不是在支持暴政方面拘泥于细节。)

国务卿赖斯在今年4月对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时概括了来自中国、伊朗和委内瑞拉的挑战。“我们确实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能源问题”,她说,“我可以告诉你们,作为国务卿,没有什么能够真正让我取消去世界各地进行外交活动行程,除了一种方法,就是能源政治——我将使用‘牵引’这个词。这给了一些国家特别的权力,他们可能在国际体系中用非常不好的手段来使用这种权力,否则这些国家可能没有什么权力。这导致一些国家,例如中国、印度迅速发展到海外寻找能源,这确实将他们带到了他们从未见过的世界各地,(我认为)并对我们的外交提出挑战。”

中国在迅速建设其海军——不是为了攻击台湾,而是为了保护其在中东的石油通道。美国现在正在对中国实施所谓的“防范”战略。“美国的政策是鼓励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际伙伴的角色出现”,五角大楼发言人布赖恩•怀特曼(Bryan Whitman)表示,“然而,围绕着中国未来的道路还存在着缺乏透明度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和其他国家必须很自然地对未知的东西进行防范”。防范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在关岛驻扎大规模的海军和空军。五角大楼官员詹姆斯•托马斯(James Thomas)将“防范战略”描绘为“华盛顿时期”。“我们更加密切地关注关岛的轰炸机部署”,他说,“我们也在关注我们的海军在全球的布局调整,随着全球交通和贸易的转移,我们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了6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并将在未来几年中将我们大约60%的攻击型潜水艇安排到太平洋地区。

美国与印度达成的核协议也是为了石油。美国通过向印度出售可能被用于军事目的,也能被用于民用目的的核燃料,摈弃了《核不扩散条约》。通过在民用反应堆中使用这些核燃料,印度将减少其对石油的需求,并且也将用其建造核弹,这有助于在亚洲平衡中国的力量。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双赢的交易。

美国与伊朗的紧张关系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为了石油。如果不是,伊朗的核武器根本不可能对美国产生直接的威胁。以色列也试图阻止伊朗。但是通过提高伊朗在波斯湾内部的地位,核武器可能会将其推到一个可以影响其他产油国的位置。(这是美国人害怕萨达姆•侯赛因的部分原因。)伊朗已经宣布将石油价格从美元标价改为欧元标价的意图,尽管它尚没有这样的金融基础条件,也没有得到其他产油国的支持。

为什么美国要侵略伊拉克?是的,有很多很多的原因,但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抗衡的组织。政府内部的新保守派认为,美国占领之前的伊拉克想要退出OPEC,并利用其丰富的石油储量来压低世界价格。当然这并没有发生。现在布什政府认为它必须留在伊拉克的一个新原因就是保护石油资源丰富的基尔库克地区在内战中不会受到破坏,并确保新的伊拉克政权不会与伊朗一起试图阻挠美国的石油需求。

美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战略,将国内的激进保护主义同试图达成一个新的国际石油协定来防止石油供给竞争而引发战争的目的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称之为“绿色国际主义”。但是不要期望布什政府会采取任何一种措施。很不幸的是,也不要期望谨慎的民主党政府会这么做。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