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上

中国收入与福利的区域不均问题

本文指出了在全面解读中国的区域发展数据时应考虑到的几个因素。

由出版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on 2008年12月19日

中国主要区域的数据比较显示,在官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意义上,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在地区间差距甚大。此外,主要区域具代表性的农村家庭人均数据比率显示,不论是近20年的中长期比较还是2000-2005近五年的短期比较,中国农村跨区域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均衡性日渐明显。由此看来,不管以 1985年或2000年为参照,区域间农村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至少到2005年为止)在不断扩大。

准确解读这些数据并非易事。尽管区域间差距扩大,但各区域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长期(1985-2005)及近期(2000-2005)都有显著提高。1985-2005年全国七大区域农村家庭年平均实际收入增长率至少为6%,同阶段各区域的平均消费水平增长至少为6.5%。

与对消费水平的静态衡量相比,全国各地区和省份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说明区域间实际差异并没有跨区消费水平所显示的那么严重——因为对福利的衡量不光着重绝对消费水平,也包括其他指标,例如能否及时满足公民不断扩大的需求。重视福利这一动态指标应影响对近几十年来的跨区域差距的研究的结论。

在解读这些数据时还要考虑的第二点因素是当家庭储蓄率较高且不断增加时,衡量到的消费水平就会偏低。这种情况在中国很普遍。这类情况下,消费增长的放缓其实是用于短期至中期为大件开支而准备的不断增长的储蓄额。这种储蓄模式的日益普及反倒意味着更大程度的福利增长,而不是像静态消费水平所给出的相反结论。采用这种储蓄模式的家庭,其福利无疑优于既没有相应消费选择、又没有必要的储蓄机制、甚至没有所需的更高的收入水平等家庭情况。较高的储蓄率使得普通家庭能将不断增加的收入转化为更多的消费选择­——不管是昂贵的耐用消费品、预期或潜在的医疗教育费用,还是花费铺张的合家宴。本文认为,普遍而言,此类定期或 “暂时” 储蓄现象的日益普及说明静态的消费水平这一指标不足以反映贫困和福利的变化。

第三,如果选用正确贫困线指标计算贫困发生率,那么对沿海和内陆省份贫困发生率的比较能清楚反映出区域间福利的差异。基于对2007年12月公布的中国新购买力平价数据的参照,世界银行修正了“每人每天一美元”贫困指标。这一经典贫困衡量指标在重新确立后比修改前的版本更能有效衡量贫困发生率,从而更有效衡量区域间的福利差异。

最后,对这些数据正确解读还需考虑到一点,即区域间差距水平和不平等趋势如何鼓励劳动力自愿从生产力低下的地区迁移到高生产率和具高收入工作机会的地区。持续的区域间收入高度不均还表明中国未来一些年仍将保持国内人口的迅速迁移率,以及与此相伴的生产力的提高和居民收入潜力的增长。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