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科学、技术和太空军备控制

2010年9月30日
北京

IMGXYZ2890IMGZYX科学分析对于未来军备控制十分重要,尤其是对太空军备控制来说。由于空间技术的双重特性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准确理解其技术优势,其政治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日前,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举办了一场针对空间军备、弹道导弹防御和美国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国际空间要求的研讨会。与会者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刘斌涛、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崔茂东和卡内基的司乐如。该研讨会为军备控制系列研讨会的第二场。

太空军事化和空间碎片的历史

刘斌涛认为各国应制订新的国际规则——在承认太空的长期军事目的的同时——限制太空军事竞赛出现的可能性并减少空间碎片。空间碎片包括航天器残骸、卫星垃圾、失效的卫星、运行碎片和由于事故产生的空间碎片。这些空间碎片对于太空飞船和卫星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 太空军事化的历史:刘斌涛回顾了国际太空军事化的历史,包括德国在二战期间进行的早期弹道导弹研发以及美苏在冷战期间进行的相关研发。他指出,当前的军用卫星主要用于侦察、通讯、指引和定位。
     
  • 潜在影响:太空军事冲突将可能损害很多民用设施和系统,包括资源、海洋和气象卫星。因军事冲突产生的太空碎片由于其分解过程十分缓慢,其危害期可能延至几十甚至数百年。
     
  • 太空军备控制:一些条约、委员会和组织已经尝试以专门方式强调太空军事化问题的严重性。刘斌涛援引了1967年外太空条约、1972年反弹道导弹公约、联合国外太空和平使用委员会以及防止外太空军备竞赛会议的努力。但是,相关谈判的僵局显示出现有框架难以满足太空军备控制的长期目标要求。
     
  • 限制太空用途:为应对这些挑战,刘斌涛建议国际社会应当共同努力寻求确认已经存在的太空军事用途,并限制可能出现的其他军事化行为,导航、定位、情报收集、通讯链接甚至是通过太空发射弹道导弹。为限制这些活动,刘斌涛建议订立一个限制太空军事行为和军备控制规则,该规则将严格限制开发太空进攻性武器,尤其是那些会产生大量太空碎片的武器。
     
  • 合作:司乐如博士建议中国和美国可以合作进行太空垃圾清理。一位中国与会者指出,美国拒绝与中国开展高技术领域的交换和合作将会是这种努力的最大障碍。

弹道导弹防御

崔茂东对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的有效性做出了科学评估。
  • 技术缺陷:在美国2010年弹道导弹防御报告中指出,美国海军的标准导弹3被评估为具有84%的应对来袭导弹准确度。但是,崔茂东指出,由科学家乔治路易斯和西尔多波斯多进行的研究表明,该导弹防御系统在十次测试中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次命中目标。导弹防御开发商不承认这些研究的真实性,但是崔茂东援引这些争议说明,即使在最佳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明导弹防御系统还存在缺陷,而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这个系统还存在大量问题。
     
  • 导弹防御的危险:司乐如问崔茂东,两位科学家的发现结果是否会影响中国对于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反应。他回答说,中国必须为该系统的成功研发做好准备。他们讨论了导弹防御系统本身的危害,虽然这种系统在技术上仍然存在瑕疵,而这种系统的存在则可能使得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肆意妄为,因为美国认为其处在导弹防御系统的保护之下。

空间技术下的美国与中国、俄罗斯

司乐如分析了在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进行太空技术共享和彼此互信下的限制条约的政治和技术可行性。
  • 新条约的限制:根据美国国务院的看法,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签署的削减战略武器会谈新条约不会限制美国追求全球打击能力和导弹防御计划的野心。然而,文件中也包含了防止常规、战略武器的发射和运载走向失控发展的条款。司乐如建议这种合作框架可以作为中国和美国未来合作的样板。
     
  • 导弹防御公约谈判:司乐如指出,弹道导弹防御评论中介绍的阶段性适应方式在一些中国专家看来是一种无止境追求导弹防御的方式,威胁其他国家遏制美国的能力。导弹、导弹防御和反卫星系统的技术转型,包括区别反卫星和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困难也使得外太空相关技术公约的谈判步履维艰。
     
  • 美国单方限制:美国已经采取措施重新定位自身的导弹防御开发,司乐如博士引述了美国放弃在捷克共和国境内部署雷达站以及在波兰境内部署地基拦截机的决定。这些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的自动让步意味着美国采取了不直接面对俄罗斯军事力量威胁的方式。他们也表现出美国有能力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以满足与其他国家建立更大互信的要求。
     
  • 美苏合作: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开始讨论建立一个双方可以接受的合作框架,在此框架之下,双方可以在未来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中进行必要的合作。这可以包括数据共享和联合雷达系统。与之类似的,司乐如指出,美国可以采取行动提升与中国的合作,比如减少对中国的指控,限制和日本进行导弹防御的合作,在地区导弹防御范围上做出限制,禁止向台湾输出导弹防御能力,限制美国拦截中国核威慑力量的系统研发。
     
  • 中美双边限制:司乐如指出了中美和中俄之间战略关系基础的不同,并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中美之间的合作,包括在禁止研发太空武器领域做出双边声明和承诺,限制将弹道导弹防御转化成反卫星系统,以及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并给出共同宣言和承诺。她建议两国参与消除太空垃圾、发射前警告、太空交通安全管理程序以及太空禁止领域划分的多边合作。
     
  • 中美合作:司乐如承认,美国和中国之间就太空武器和限制弹道导弹防御高科技合作问题的认真对话还未真正开始,也没被双方的政治家真正接受。她建议双方将信息共享、空间垃圾清理、空间太阳能、空间导航和太空交通安全管理作为双方合作的起始点。她指出了轨道1.5和轨道2联合研讨的重要性,进行有效的太空政策对话和联合研究可以帮助双方更有效地建立互信基础。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
event speakers

斌涛 刘

茂东 崔

乐如 司

研究员, 核政策项目

司乐如(Lora Saalman)是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派驻北京的核政策项目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的核武器和防扩散政策以及中印战略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