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中国的不平衡增长:究竟是利是弊?

2010年12月16日
美国华盛顿

IMGXYZ2840IMGZYX2010年,美中关系受到一系列经济问题的影响,双方在这些问题上展开拉锯战,包括货币升值、贸易争端和全球贸易失衡等问题。卡内基的黄育川、迈克尔•佩蒂斯与美国商会的薄迈伦一起讨论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对双边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卡内基的包道格主持了该会议。

 中国的不平衡增长模式

黄育川认为,中国的高速增长是由地区性政策倾斜带来的,沿海地区由于享受财政、资源分配、投资倾斜等优惠政策而实现了规模化的经济增长。理解中国经济政策的这种特殊空间分布,对于研究中国不平衡经济增长模式背后的逻辑是很重要的。
  • 密度:由于沿海地区先前已经存在的港口、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资源,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政策将这些地区列为优先发展目标,这种政策倾斜为这些地区带来了资本、劳动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
     
  • 距离:沿海地区高速公路的扩建使得人口更便捷地从内陆向沿海地区转移。
     
  • 分块:各省份之间流动障碍的消除使得制造业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地点建造工厂,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生产力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政策带来了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最初,沿海城市以贸易和制造业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国内的竞争带来了增长模式的失衡,国际化行业在沿海地区兴旺发达,其他行业则只在内陆省份发展。相反,迈克尔•佩蒂斯则强调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的不平衡问题主要是由增长模式本身造成的,对投资的重视高于消费,而对生产者的重视高于消费者。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货币价值低估、低工资和低利率等,这些政策实际上是变相地对家庭收入征税,这些财富最终流向了银行、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商。

中国当前的增长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扭转贸易失衡,中国应该采取措施增加国内消费和进口,虽然在内部未进行大规模改革的时候要做到这一点有些难度。
  • 增加消费的困难:黄育川解释道,中国不愿放弃其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因为,对于中国的高增长速度和软弱的政府财政系统来说,依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比投资要困难得多。在近些年,国内消费率的缓慢增长反映了家庭收入提高的有限程度——这一点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
     
  • 增加进口和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黄育川建议政府应当通过投资公益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进口的发展,而非采取扩大消费的方式。他建议,中国政府应提高国有企业向国家缴纳收益的比例,通过这些增加的收入来支持建立更强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这将会刺激进口。
     
  • 刺激国内消费:迈克尔•佩蒂斯不同意黄育川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将依赖于国内消费的增长,而当前国内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低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无论是和中国过去相比,还是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他认为,政府应当提高存款和贷款的利率,这样就能够将财富有效地从贷款人手中转移到家庭中,并因此而刺激国内消费。

关于货币问题的辩论

虽然美国不断对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升值人民币,但是与会的专家们一致同意,汇率问题并非影响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过多纠缠在这个问题上会使得双方错失在其他领域有所作为的机会,而这些可能对于双方都更有利。
  • 刺激进口:由于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中国政府已经声明打算通过在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来刺激进口,而非压制出口。黄育川认为,这种做法对于缓解中美贸易逆差是有帮助的。
     
  • 浮动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黄育川解释道,虽然汇率问题不是唯一的重要问题,但是,如果中国能够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则中国和世界都将受益。人民币的国际化及对资本自由流动管制的放松可以帮助中国调节其资本流入量,中国公司和个人也可以更容易地将资本投向海外市场。
     
  • 互利互惠:薄迈伦补充道,尽管媒体不断将中美贸易关系渲染为零和博弈,但是,双方的经贸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而良好的经贸关系对双方都有利。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把中国的经济增长看成是双方贸易摩擦的源头。
     
  • 美国应当优先考虑的问题:薄迈伦认为,美国应当鼓励中国向着更加市场化和以消费推动为主的经济模式过渡,而实现的方式应当是通过多边对话。美国还能努力保持其创新竞争优势,促使中国政府更公平地对待在华美国企业,尤其是在政府采购业务上,并鼓励中国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未来的增长率问题

迈克尔•佩蒂斯认为,中国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巨大的贸易出超降低了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而贸易平衡的重建也是很困难的。失衡的经济增长很难保证经济长期发展,世界希望看到中国在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适当放缓。
  • 增长率中的政治问题:黄育川认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轨道主要是个政治问题。如果中国政府有能力接受8%的增长率,则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可以通过结构性调整而实现平衡。迈克尔•佩蒂斯和黄育川都认为,北京执意将增长率保持在10%的做法给市场带来了很多误解。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替代增长模式以实现长远的经济发展平衡。
     
  • 软着陆:迈克尔•佩蒂斯认为,中国在接下来10年中的平均增长率可能会下降3到5个百分点。黄育川则认为,即使中国未来的增长可能会随着投资和贸易顺差的减少而降低,但是较高的生产率城市化进程可能会促进经济的软着陆,进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 通货膨胀扮演的角色:迈克尔•佩蒂斯和黄育川都认为,通货膨胀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威胁。黄育川认为,随着沿海省份通货膨胀率的不断上升,制造业将通过向内陆转移生产基地来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这将会减轻沿海省份通货膨胀的压力,并重建工资和物价的平衡。迈克尔•佩蒂斯还认为,中国的经济体系内含调节通货膨胀的机制,随着利率与通货膨胀发展的脱节,中国消费者的存款不断缩水,这将会导致家庭减少消费并带来物价的回落。
     
  • 城市化问题:虽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但是大量人群涌入城市以及乡镇的城市化进程都可以帮助减少这种差距,这种效果是通过资源在不同省份间的流动实现的。黄育川建议中国政府改革户口及暂住证制度,以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进而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
event speakers

Myron Brilliant

育川 黄

资深研究员, 亚洲项目

黄育川(Yukon Huang)是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亚洲项目的资深研究员。他的研究聚焦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其对亚洲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迈克尔• 佩蒂斯

卡内基中国非驻会高级研究员

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是一位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

道格 包

杰出学者,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

包道格曾任摩根大通国际副总裁,并作为美国非官方代表出任美国在台湾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