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

2011年11月7日
Washington, D.C.

IMGXYZ3323IMGZYX在国际政策界,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崛起是个热门话题,相关议题从悬而未决的领土纠纷、疑窦丛生的贸易惯例,到中国军力的日益增长。这些都引发了美国及其周边国家决策者的担忧。

在奥巴马总统参加即将开幕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和东亚峰会(EAS)之前,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及卡内基的包道格,共同讨论了在既定的国际秩序下中国崛起的后果。

两极秩序下中国的影响力

阎学通表示,中国的崛起,既会改变国际格局,也会改变现行国际秩序下的规则和责任。阎学通预测,未来几十年将形成一个由美国和中国主导的双极世界,而这与中国官方的说辞是截然相反的。

  • 不情愿的大国:直到2004年,由于担心其他大国的防备和对中国实力的高估,中国政府禁止官方媒体提及“中国崛起”。尽管中国学术界越来越坦诚地讨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官方还坚持采用“中国复兴”的措辞。
     
  • 中国的独一无二:阎学通预测,未来15到20年内,中国、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的经济鸿沟将会显著扩大。尽管印度等其他快速增长的国家能极大地增加影响力,但只有中国,才有切实的可能性在经济实力上赶上美国。
  • 中国战略影响力的严重束缚:美国在战略关系领域无可匹敌,它拥有超过70多个主要的盟国,而中国,却是单枪匹马。中国与朝鲜的同盟“有条约但无实质”,而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有实质而无条约”。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则,限制了扩展相互安全保障,而这是结盟的前提条件。

中美竞争是必然的,但也是可控的

阎学通指出,尽管中美两国领导人都在切实寻求改善双边关系,但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甚至是军事领域内的竞争很有可能日益白热化。然而,这样的竞争最终还是可控的,甚至可以导致正面的结果。

  • 领导人面对的结构性束缚:尽管中美两国领导人都想避免双边冲突,但国际体系的结构使得冲突无法避免。事实上,中国的崛起将不可避免地挑战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 超越“肤浅的友谊”:阎学通表示,中美领导人与其漫不经心地大谈合作,还不如开诚布公地承认冲突的不可避免性并为此采取行动。从这个角度而言,习近平副主席预测中美竞争必然性的声明,是对未来趋势难得的坦诚评价。
  • 防止军事冲突:阎学通强调,中美真正的问题是如何防止经济、政治或是文化领域的竞争上升为军事冲突。如果两国可以将竞争限制在科技、教育等议题上,类似的竞争可能导向正面的结果。

责任不断扩大,未来的同盟?

阎学通表示,中国对其在国际体系中承担责任的理解,可能偏离了美国的期望;随着中国更广泛地参与全球事务,这种偏差将会制造更多的冲突。

  • 追求中国利益的责任:阎学通指出,中国政府首先是对国民负责,就像美国政府对本国人民负责。援引了奥巴马总统在联合国所做的促进美国国家利益的誓言后,阎学通强调,中国也将在更多的国际事务参与中体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因此,当中国在国际领域内更多地承担自身责任时,将会引发越来越多的冲突。
  •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别:阎学通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遵守两套不同的规范和标准,例如,工业化国家应比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削减碳排放。
     
  • 重新评估中国对同盟的立场:阎学通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官方将军事同盟看作是冷战遗物的观点已经过时,甚至是有害的。最终,中国将重新考虑加入相互安全协定的立场。

阎学通最后总结,全球化,特别是信息革命和经济一体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中美交流的环境。因此,除了中美以外的其他大国,也与中美关系和危机防范休戚相关。即便未来中美之间的军事紧张关系有可能升级,这种紧张态势不会演变为战争,也不会爆发类似冷战期间曾有过的代理战争(proxy wars)。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
event speakers

学通 阎

道格 包

杰出学者,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

包道格曾任摩根大通国际副总裁,并作为美国非官方代表出任美国在台湾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