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谢谢
您将收到一封确认注册成功的电子邮件。
IMGXYZ3396IMGZYX2012—2013年的全球经济前景极不确定:欧元区危机持续发酵,全球信贷市场依然紧缩,新兴市场增速放缓。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能否直面惨淡的国际危机和不容乐观的国内情况,带领其他国家走出困境?美国刚萌芽的经济复苏能否持续?决策者是否为阻止全球衰退而充分作为?世界银行的汉斯•蒂莫(Hans Timmer),会同卡内基的鲍泰利(Pieter Bottelier)、尤里•达杜什(Uri Dadush)、黄育川(Yukon Huang)共同讨论了这些问题。
令人失望的2011
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2011并非全球经济的大灾之年,但是经济衰退度远高于预期。
- 欧债危机:达杜什指出,欧债危机在八月份进一步恶化,几个欧洲国家卷入衰退,预计2012年初,整个欧洲大陆都将陷入衰退。
- 日本地震:蒂莫表示,由日本2011年3月地震造成的破坏远大于最初的预计。
- 新兴市场增速放缓:蒂莫补充指出,新兴市场为防止经济过热而实施了紧缩政策,由此也引发了超出意料的经济放缓效果。
- 并非灭顶之灾:然而,达杜什指出,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与危机前的趋势保持一致。
欧洲的威胁
与会者都认为,8月已蔓延到意大利的欧债危机,是2012年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威胁。鉴于发达国家相应的政策支持空间不大,这可能是危害更甚2008年的另一场深度金融危机。
- 没有好结果:达杜什认为,欧洲最好的情况是经历一次温和的衰退,但也有可能全面崩溃,随之带来长期的全球衰退。
- 合作问题:蒂莫指出,欧洲国家过于弱小和融合,难以单独地应对危机,需要更多的合作。
- 外溢效应:蒂莫指出,新兴市场已经遭遇了进口需求的严重萎缩、资本流入放缓甚至有时逆向,随着危机的恶化,信心进一步萎缩。
- 解决危机:达杜什认为,危机解决仍无进展,而应对危机需要中央银行更多的借贷和更大的救助基金,加上包括欧洲债券和新财政纪律在内的长期结构改革。达杜什进一步指出,此次危机如此严峻以至于欧洲国家无法独自应对,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需要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欧洲提供更多的支持。
- 中国的支持: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也应施予援手。蒂莫指出,欧洲的金融稳定对中国是有益处的,不仅在于中国产品对欧洲的出口,也在于中国希望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的欧元,能继续成为美元的可行替代。然而,黄育川认为,中国对欧洲的求助在政治上是不受欢迎的;鲍泰利指出,中国领导人视此次危机为政治性的,并非只需要简单的金融援助。
中国经济前景
由于现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价格从高位滑落,许多经济学家深信中国经济是一个即将破灭的泡沫。与会者探讨了中国经济的前景。
- 硬着陆:黄育川指出,5%—6%的经济增速才代表“硬着陆”,而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为9.2%。尽管2012年中国的经济增速预计在8%左右,但一旦欧债危机恶化,这一增速有可能下降1个百分点。
- 乐观的理由:鲍泰利表示,衰退——部分源自于决策者对地产泡沫的忧虑——是可以成功应对的。黄育川认为,决策者没有扭转其紧缩房地产市场的努力,而来自农村的城市移民压抑已久的需求将使房地产价格免于大幅下滑。
- 改革机遇:鲍泰利指出,中国领导人视此次衰退为提升中国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将经济增长从依赖投资转向更依赖消费的一次机遇。
中国的政治挑战
- 政治紧张局势:黄育川强调了制造政治紧张局势的几大因素,包括对于土地所有权和城乡不平等的担忧,而年轻一代的骚动正在显著上升。
- 担忧经济?:鲍泰利指出,经济衰退可能恶化紧张局势,但经济因素不是其主要诱因;尽管有着快速的经济增长,但近期的社会动荡却正在上升。
- 领导的更迭:鲍泰利补充指出,新一届政府将在2012年秋上台,这使得对中国政治的预测进一步复杂化。
中美关系
- 缺乏信任:鲍泰利强调,中美关系由于缺乏信任而备受困扰。
- 中国的怀疑:鲍泰利补充表示,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许多中国人开始怀疑美国经济模式。
- 美国重返亚洲:黄育川指出,近期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使中国感到了威胁,中国领导人意识到美国政策的转变,部分是对中国在国际议题上采取自信立场的回应,因此短期内可能会采取更温和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