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的未来

2014年4月28日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

2014年南亚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阿富汗与印度都将举行重要的全国大选,而巴基斯坦则在努力保证国家安全并促进经济增长。清华-卡内基中心的赵可金邀请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学者马尔基 (Daniel Markey) 一同探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国内政治局势会对南亚的未来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会议重点:

  • 阿富汗与印度的大选:马尔基表示,作为印度人民党 (Bharatiya Janata Party)领袖,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是下一任印度总理的热门人选。不过他究竟是会成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得力领导还是会成为无法团结印度反而造成分裂的领袖,这一切尚待分晓。而与此同时,尽管阿富汗的选举过程更公平,很多人认为无论谁当选都很有可能出现重大转变。马尔基还补充道,阿富汗的两位候选人都与本国的军阀与政治掮客有密切联系。
     
  • 阿富汗在后北约时代的过渡计划:马尔基指出,阿富汗政府最关心的是自己是否有能力在美国和北约军队撤出后为本国的建设项目提供保障。他还表示,代号为“坚定支持”的非战斗行动在阿富汗得到重要支持,该项行动计划让北约军队在阿富汗继续留守数年,负责提供建议。马尔基认为,这样的决议可以给阿富汗更多时间实现政治与经济的平稳过渡。
     
  • 巴基斯坦国内的紧张态势:马尔基表示,国际社会对巴基斯坦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其遏制恐怖分子网络的扩大。同时,国际社会也很担忧巴基斯坦的核武器与战术弹头的发展。巴基斯坦还面对领导层分裂的问题。虽然表面上是盟友,但巴基斯坦军队和文官领导人私下在一些关键问题仍存在分歧,例如对前总统帕维兹•穆沙拉夫上将(Pervez Musharraf)的审判问题。马尔基警告称,如果文官领导人下令处死穆沙拉夫,那么巴基斯坦的军方领导有可能会进行报复。
     
  • 巴基斯坦的四种形象:马尔基认为巴基斯坦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四种形象:废物、军事独裁国家,恐怖主义温床以及幼稚的空想主义者。巴基斯坦国力衰弱,腐败问题严重,由一小部分经济精英所领导。而军方在国内占主导地位,同时国家面对的恐怖主义问题远不止基地组织而已。所有这些因素使得这个国家陷入危机而且很难治理。然而,巴基斯坦的年轻人希望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社会,并提高巴基斯坦潜在的生产力与经济发展。
     
  • 加强联系:马尔基分析,当前美国-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脆弱,另外有很多因素,尤其是巴基斯坦的核武器项目,都使两国关系更趋紧张。然而他也强调,美国不太可能完全放弃与巴基斯坦的双边关系。此外,马尔基认为,如果巴基斯坦与周边国家有更紧密的联系,尤其是与印度,那么这很有可能会为其带来经济发展的机会。不过增加区域内的联系也有可能会使巴基斯坦面临更大的地缘政治危险。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
event speakers

可金 赵

前驻会研究员,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

赵可金是中国外交政策和公共外交领域的专家,他曾在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管的项目重点探讨中国的全球治理与公共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