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苏格兰独立公投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这场公投不单单决定了苏格兰五百多万人民的命运,现在结果尘埃落定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对英国和欧盟的深远影响,甚至全球性的连锁反应。
在428万苏格兰合资格选民中,362万选民参加了9月18日的公投有,投票率高达84.6%。尽管公投结果对苏格兰以外的英国民众有直接的影响,伦敦政府只承认苏格兰居民为合法投票人(这其中包括居住在苏格兰的英国其他地区和欧盟人),而非超过6000万的英国总人口。
选民需要对苏格兰是否应该脱离英国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进行投票。最终44.7%(162万)的居民投票支持,而55.4%(200万)的人反对。显然,支持苏格兰成为独立主权国家的人口绝不是少数。投票结果很明显地表现出了地理上的划分分界。细看这次结果,在邓迪、格拉斯哥、西邓巴顿郡及北拉纳克四个选区中支持独立的民众占了多数,其中格拉斯哥是苏格兰最大的选区。在剩下的28个选区中,反对的声音占了上风。
这些数字不仅反映出一大部分的苏格兰人对大英联邦的不留恋,更是苏格兰社会的一道裂缝。因为政治立场的不同,家庭、朋友、同事、邻居之间的关系都可能会存在芥蒂,这些分裂情绪造成社会动荡。尽管独立公投没通过,长期的苏格兰独立运动却已经加深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之间的矛盾。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接下来也有可能会效仿苏格兰的手段以从中央政府手中索取更多的自主权。
伦敦政府和爱丁堡的苏格兰议会已经深陷权利的角力中。这也引起了伦敦议会内的三个主要政党对权力应下放到什么程度、相应权责的转移该如何进行展开争论。其中一个争论的焦点是财政权的下放程度,有些人希望财政权能完全受苏格兰议会掌控(devo-max)。对苏格兰独立运动来说,能获得伦敦下放的更大自主权不失为向前了一步,尤其是税收及社会福利制度的自由更是苏格兰民众一直希望得到的。
在此次公投中,伦敦政府把投票资格定为苏格兰的居民,卡梅伦政府成功向世界展现了自己重视人权及自由胜于主权的高尚价值观,且最终也没有失去一寸国土。
在推崇自由和民主的西方世界,英国再次登上道德高位。
然而另一方面,这次公投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即在英格兰的内政问题上,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议会的议员是否有权投票(即所谓的西洛锡安问题)。
此次公投也对经济有深远影响。在公投之前,几家在苏格兰注册的银行和大型企业表示一旦苏格兰独立,将会撤出资产。如此一來,不但苏格兰的投资环境受到了破坏,投资者对英国的信心也开始下降。
除此,极力支持独立的苏格兰社会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和福利政策,但是一旦苏格兰成为独立国家,这些政策能否吸引投资者及外企还是未知之数。
公投对英国的国际关系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由于忙于处理国内事务,英国近来在国际事务上难免力不从心。
其次,这次公投引发了其他国家的独立运动的连锁反应,或多或少引起有关国家对英国的不满。虽然苏格兰公投被否决,位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还是受到鼓励,在西班牙政府的极力阻止下仍坚持在11月9日举行了非正式独立公投,投票者中的80%支持这一地区独立。苏格兰独立公投的多米诺效应不会止于加泰罗尼亚,比利時的弗拉芒、意大利的威尼斯、德国的巴伐利亚,甚至日本的冲绳地区的分裂势力都受到鼓舞。
此次公投还引发了对欧盟相关规定的质疑。
独立公投举行前,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Jose Manuel Barroso)等欧盟领导人强调独立后的苏格兰并不会自动成为欧盟成员国。也就是说,即使苏格兰符合欧盟成员国标准,也有可能得不到接纳。这样的决定对一直提倡自由、民主、维护少数族群权益的欧盟的信誉有一定的打击。
英国国内原本就有脱离欧盟的声音,如果欧盟接受苏格兰成为成员国,会更引起英国的不满。接纳苏格兰还会引起西班牙、意大利等受分离主义困扰的成员国的反感。再者,接纳一个新的独立国家会让原来就很难做出集体决策的欧盟更难统一声音。
欧盟的回应表现出其现实主义倾向,但这不是坏事,毕竟欧盟多年来因其过于理想主义、不够务实而饱受批评。经过欧债危机及乌克兰危机的锻炼,欧盟似乎已经学会了平衡它的多元性的及团结(Unity in Diversity)。
正面的看,短期内,英国国内的独立势力会沉寂一段时间,联合王国以和平、合法的方法保住了国家的完整、经济的稳定以及国际地位。不过,苏格兰的独派明言不会放弃对于独立的长期追求。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现在距离下一个要求独立的联合王国成员出现还有多久?而更具理论性的问题是民主制度对多民族国家是药还是毒?
赖雪仪现为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院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中欧关系、亚欧关系、地区间主义及亚欧会议等领域。
本文系“中国观▪观中国”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