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件: “战争困境”网站
9月份在平壤举行的南北首脑会议上朝鲜作出的无核化承诺遭遇到严格审查,掩盖了其他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如果朝韩领导人签署的朝韩军事新协议得到落实,那么发生冲突事故或误判升级为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将会下降。但是,该协议存的内在矛盾,既会对协议落实构成严重挑战,也是推动半岛稳定和平进程的机会。
这一矛盾如协议第三条所述,该条规定在朝韩军事分界线附近建立了禁飞区,禁止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固定翼和旋转翼飞机在禁飞区飞行。设立禁飞区旨在降低空中作业时可能无意中加剧紧张局势或导致意外冲突的可能性。
部分观察人士抱怨说,设立禁飞区削弱了韩国相对于朝鲜的重要监视和侦察优势,对韩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军事分界线周围非军事区分布的崎岖山地和森林地形,空中监测可以说是观察双方军事活动唯一最重要的手段,特别是在作战准备和预警方面。部分批评人士认同由此带来的限制,认为韩国总统文在寅“在降低朝鲜对韩国和驻韩美军的常规威胁之前,削弱盟军的防御能力上可能走得太远。”由于驻韩美军通过联合部队司令部与韩国部队联合行动,新的朝韩协议可能会对部署在禁飞区内基地的美国人员提供空中支援添加新的限制措施。
然而,还有一个更加致命的问题。由于限制通过禁飞区进行空中观察,双方实际上将无法核实协定中许多限制措施是否得到遵守,例如禁止在军事分界线附近进行火炮演习。基本上,该协议蒙住了双方的眼睛,双方将难以确认对方是否遵守了该协议——这可能会削弱协议阻止欺骗的能力。尤为重要的是,这种限制规定意味着很难核实其他长期寻求的军事互信措施是否得到落实,如撤出部署的大炮或多个火箭发射系统等。
虽然韩国和美国拥有卫星和其他遥感平台减轻停止空中监测导致的数据丢失,但朝鲜没有此类设施。除非朝鲜从诸如中国等第三方得到相关信息,否则对军事分界线以南的活动,朝鲜相对来说更会成为睁眼瞎。朝鲜无法核实韩国是否遵守该协议,很可能会导致其就欺骗行为作出虚假声明,甚至出现更糟的局面。最终结果是,由于无法落实先前的类似协议,朝韩之间的信任程度降至最低,因此有必要核实军事限制措施,从而实际降低升级的可能性。
旨在缓和军事紧张局势的协议中存在这种矛盾,可能是一个严重缺陷,但这个矛盾也提供了建立新的合作监测手段的机会,可以填补朝韩两国之间的信息鸿沟。其想法是在九月协议设立的朝韩军事委员会的主持下,建立一个观察系统,用于核实商定的军事限制。例如,双方可以在指定的飞机上进行联合空中巡逻,利用市场上购得的拍摄设备或其他方法提供经过验证的共享信息。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双方确认遵守军事分界线两侧缓冲区军事活动的限制,并深化常规军事合作模式。鉴于美国和联合国力量已介入本地区,实施多方或第三方监测可促进必要信息共享,并提高建立信任带来的潜在益处。
换句话说,联合监测可为双方提供相同的信息,以及提供解决守约问题所需的手段。此外,还可形成一定程度的合作,这有可能成为未来签订和平协定的组成部分。军事分界线的存在意味着在理论上始终存在合作监测的可能性。而最近签署的协议设立禁飞区,限制了独立查证行为,因此使得这种监测变得尤为必要。
当然,合作监测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外交关系转暖以及韩国在21世纪实施“阳光”政策之后,韩美专家提出了一系列实施合作监测系统的想法,旨在减少朝鲜半岛不稳定因素和建立朝鲜半岛互信。
过去几十年里,这些想法都被束之高阁,但时至今日,有必要重新审视如何帮助朝韩打破危机循环,巩固持久和平。这份缓和军事紧张局势的协议确实有降低战争风险的潜力,并会成为半岛持久和平的基石,但前提是这种矛盾的管控方式能够为敌对各方之间的合作提供最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