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峰 孙
前驻会研究员,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

关于


孙学峰曾是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的驻会研究员,任期至2020年6月。

孙学峰的研究重点是大国崛起、中国对外政策和东亚国际关系。孙学峰曾在中心研究中国崛起的国际和地区影响。

孙学峰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副教授,自2006年起出任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牛津大学出版社)执行编辑,自2011年起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plomacy and Economy 编委。

 孙学峰在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Asia Pacific, Pacific Focus,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当代亚太》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 20余篇,部分成果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引。孙学峰独著、合著并参与编辑了5部学术著作,包括《中国崛起的困境》(2011);China and East Asian Regional Order: A CJIP Reader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1); Rethinking China's Rise :A CJIP Reader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0);《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2001第一版,2007第二版)和《中国崛起及其战略》(2005)。


专业领域
教育
清华大学 博士, 国际关系学院 硕士、学士,  
语言
Chinese, English

更多关于 学峰 孙

filters
11 结果
会议
“阳光之乡”一年后:评估中美关系
2014年5月28日

奥巴马总统最近访问亚洲,凸显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在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紧张和不信任共存的背景下,妥善处理中美关系面临挑战。中美双方都渴望找到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方法,以减少分歧,在双边和全球性问题上顺利开展合作。

问答
中国视角看奥巴马访问亚洲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4月23日开始为期一周的亚洲行程。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孙学峰探讨了美国此次访问的目标以及地区稳定的重要性。

· 2014年4月22日
在媒体上
寻求中国东亚政策的再平衡

尽管面临着困难与挑战,但中国东亚政策的再平衡很可能成为中国东亚政策转型的主要方向,其原因在于三个再平衡既是中国综合实力持续崛起的必然要求,也符合东亚地区安全秩序的内在逻辑,将为中国有效管控地区安全压力,创造中国与东亚邻国合作关系的“钻石十年”奠定坚实基础。

· 2014年1月14日
《东方早报》
会议
反思奥巴马的东亚政策
2013年10月8日

清华-卡内基的孙学峰主持了一场圆桌讨论,与会者包括魁北克大学教授Donald Cuccioletta,以及美国雪城大学教授Horace Campbell,会议围绕美国未来的东亚政策展开。

  • +1
会议
中国外交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日益凸显的全球角色
2013年1月21日

从气候变化问题到核安全问题再到全球经济问题,中国在应对2013年全球重要问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清华—卡内基中心邀请来自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代表团,一同探讨中国外交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日益凸显的全球角色。此次圆桌讨论的与会者包括军控、商业、国防以及东亚地区等方面的专家,清华—卡内基的韩磊主持了此次会议。

  • +4
评论
中国崛起的困境

对于中国崛起,为什么中国人的理解与其它国家的理解有如此鲜明的对比?既然关于中国崛起有如此不同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要面对怎样的困境?中国将如何走出这些困境?本文将对这些令人深思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中国将采取何种战略面对崛起困境进行理论分析。

· 2012年7月12日
西班牙艾卡诺皇家学院(REAL INSTITUTO ELCANO)
会议
中国外交政策的挑战
2012年6月8日

中国外交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怎样和美国打交道。两国在亚太地区的互动方式,以及两国和其他国家的互动方式都决定了两国之间脆弱关系的未来。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驻会研究员孙学峰就中国外交面临的主要挑战举办了一次圆桌讨论会。

  • +4
会议
中国模式的政治与外交
2011年11月13日

在国际社会中,结合了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的“中国模式”的概念备受争议。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邀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客座研究员马丁•雅克、世界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韩伟森以及清华—卡内基的驻会研究员赵可金、张丽华,共同讨论了中国政治与外交的演变,清华—卡内基的孙学峰主持了本次会议。

  • +3
报告
东亚准无政府体系与中国的东亚安全政策

二战结束以后,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准无政府主义体系这种无政府体系是指包括了安全等级体系的无政府体系,兼具无政府体系和等级体系各自的体系特征。

· 2011年6月14日
《外交评论》 2011年06期
会议
中国在哥本哈根峰会、G-2及邻国关系中的角色
2010年5月26日

自从2005年美国时任常务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敦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起“负责任的参与者”的角色起,这一口号便开始主导关于中国国际角色的讨论。在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The Carnegie-Tsinghua Center for Global Policy)主办的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的专家以及来自墨卡托国际事务项目(the Mercator Fellowship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青年领袖们讨论了关于中国在哥本哈根峰会、G-2,以及区域政治中的作用。研讨会由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韩磊(Paul Haenle)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