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件: BBC中文网
美国国防部终于公布了几经拖延和争议性很强的《中国军力报告》。这份45页的报告据说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本人亲自定稿的。在起草过程中,该报告经过多次修改。媒体报道说有许多对中国批评过分的部分都因为国务院和白宫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反对而被相对“软化”了。尽管主张强调对华关系正面趋势的美国政界人士不希望看到中美关系因为《中国军力报告》而倒退,但是由于该报告发表的时机之微妙和其渲染“中国威胁论”的主题,它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不可被忽视。
从报告发表的时机来看,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相对紧张的时期。最近中国和美国就许多经贸问题(如汇率、知识产权、纺织品和双边贸易逆差)纠纷不断。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购买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举动在华盛顿引起了罕见的反华情绪。就在这节骨眼上,中国国防大学的朱成虎少将竟公开对媒体宣称中美如果在台湾海峡武装冲突,中国将使用核武器反击。所有这一切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毒化了中美关系。在许多美国人民的心目中,这类有关中国的报道只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中国的反感。在上周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华尔街日报》发现,一般美国人已经把中国看成是“敌手”。
从这一角度来看,国防部的《中国军力报告》可以说是给中美关系“雪上加霜”。最值得担忧的部分有如下几点:
第一,该报告过分强调了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军事威胁,并宣称两岸的军事平衡已经在朝大陆倾斜。如果不仔细阅读改报告,人们很容易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即中国已将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手段。但是该报告并没有提及促使台湾问题“军事化”的政治原因,即“台独”势力的发展。如果台湾将该报告错误解读成美国对“台独”的支持,那么后果将很严重,因为这种解读只会使台湾海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更高。
第二,该报告频频暗示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将对亚洲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当然,这一主题由拉姆斯菲尔德本人一个多月前在新加坡的一次会议上提及过。从美国国防部的角度来说,说服其它亚洲国家来加入一个潜在的针对中国的“围墙”同盟,是美国区域战略的重要成分之一。但是,这一提法有不妥之处。许多亚洲国家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另外,中国的军力在许多关键领域中(尤其是海军、空军)都落后于日本,甚至印度。
第三,该报告认为中国仍处于一个所谓的“战略十字路口”,即中国的前景十分不确定。从平衡的角度来讲,报告用更多的笔墨来预测一个将会“称霸”的中国,而不是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这反映了五角大楼从“最坏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和以往的报告相比,今年的《中国军力报告》中的负面内容更多一点,“中国威胁论”的色彩也更鲜明。无疑,这反映了美国鹰派人士对中国的看法。
但是,该报告并非完全代表美国的对华政策。当然,它对美国有关中国的安全政策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但不会改变华盛顿的总体对华战略。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国军力报告》被公布的几小时前,布什总统又一次公开宣称中美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充满活力,既良好又复杂”的关系。很明显,布什本人不希望北京对该报告过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