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上

美国欢迎一个和平繁荣的中国崛起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美国副总统拜登邀请,于2012年2月14日到17日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习近平与奥巴马在白宫会面,并访问艾奥瓦州和加州洛杉矶等地。美国人把此次来访看作是了解中国领袖的大好机会,同时美国欢迎一个和平繁荣的中国崛起,不会试图限制中国持续增长的实力和影响力。

作者 磊 韩
由出版
凤凰网
 on 2012年2月17日

源文件: 凤凰网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月14日在华盛顿会见奥巴马等美国政要之后,16日下午抵达洛杉矶,继续对美国的正式访问。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韩磊17日接受凤凰网书面访谈,韩磊曾在布什和奥巴马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主管中国事务主任,他告诉凤凰网,美国人知道此次习近平访美的重要性,并把此次来访看作是了解中国领袖的大好机会,美国人很想知道习近平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看法。

韩磊还告诉凤凰网,美国欢迎一个和平繁荣的中国崛起,不会试图限制中国持续增长的实力和影响力。

美国人想知道习近平在重大问题上的看法

凤凰网资讯:美国以怎样的基调来界定习近平此次访美?如何看待习近平此次访美?

韩磊:虽然大多美国人对习近平了解不多,但美国人知道这次习近平访美的重要性,并把此次来访看作是了解中国领袖的大好机会。美国人深知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坚信中美关系的发展轨迹会对21世纪有重要影响。

美国人很想知道习近平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看法,如怎么看待中美关系、在未来10年里中国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等。

凤凰网资讯:美国对习近平访美主要有哪些期待?

韩磊:美国领导人把习近平此次访美看作是中美两国在一系列重要经济和安全问题上深入交换意见,增强合作,减少摩擦的大好机会。习近平副主席此次访美未必会取得较大的具体成果,也不见得会宣布任何新政策,不过它是美国领导人与未来十年中国领导人之间进行重要磋商的开端,从这个角度来说,习近平此次访美给中美两国未来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济与贸易可能是习近平访美的头等大事

凤凰网资讯:习近平访美的诸多议题中,你认为哪些方面最有可能在此次访问中取得一定突破?

韩磊:就目前中美两国间的经济往来程度、巨大的贸易差距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摩擦来看,经济与贸易很有可能是这次访美日程中的头等大事。困难和争论是一直存在的,在大选年份尤为突出。而且鉴于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高失业率,美国人正对此密切关注。美方期望给中国施压以减少美国对中国投资的壁垒,处理汇率问题,创造经济和贸易竞争的公平赛场。中方则很可能继续要求美方放宽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提供更好的机遇。今年两国都面临政治换届选举,保证两国在经贸问题上的讨论富有建设性十分重要,讨论的目的是寻找解决之道而不要变得充满政治色彩。更多摩擦和贸易战都不符合两国的利益。

习近平看NBA改善中美关系氛围

凤凰网资讯:习近平选择艾奥瓦州故地重游,选择观看NBA,美国民众对于这样的外交形式会有怎样的反映?

韩磊:习近平此次访美与美国社会各个阶层广泛的接触,这是一个展示强大公众形象的契机。访美期间,习近平副主席不仅要在华盛顿与美国政界、商界、军界高级别领导人会谈,他还到美国其他地区接触美国主流民众。

在艾奥瓦州马斯卡廷短暂停留期间,习近平回访了他25年前曾经旅居的美国家庭。在艾奥瓦州得梅因市,他会见了在农场从事农业生产的美国人。在洛杉矶,作为访美的最后一站,有人猜测说他很有可能会现场观看洛杉矶湖人队和菲尼克斯太阳队的篮球赛。他用这种方式接触美国公众能够在改善中美关系氛围上推进一大步,并且能够给美国公众留下持续深刻的印象。

美国欢迎和平繁荣的中国崛起

凤凰网资讯:美国重返亚太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会对中美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韩磊:在中国很多人认为美国战略重返亚太标志着美国政策的转变,美国正进一步采取更加对抗的方式应对中国。美国领导人想向中国澄清美国重返亚太的含义,而且想让中国领导人放心,美国欢迎一个和平繁荣的中国崛起,并且不会试图限制中国持续增长的实力和影响力。

凤凰网资讯:中美关系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会怎样?

韩磊:考虑到中国巨大的经济成就和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目前的国际地位要求中国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扮演一个积极的和富有建设性的角色。在习近平访美期间,美国领导人希望开始探索一条途径使美国和国际社会与中国协同工作,以期在一系列对国际社会至关重要的议题上取得进展,例如全球经济危机、气候变化、以及日益紧迫的伊朗、朝鲜和叙利亚安全问题。到目前为止,中美之间在重大战略事务上的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未来的十年里,要想增进两国合作,并把看似共同的战略目标付诸实施从而惠及两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仍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凤凰网资讯:接下来的十年,哪些变量可能会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因素?中美之间应如何避免陷入大的冲突?

韩磊:美方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某些方面表现得极度担忧,因为这些方面看上去是特别设计用以抵御美国对潜在冲突的军事干预能力,例如反舰导弹,新型潜艇,反卫星系统,网络战能力。美国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也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的强硬行动充满担忧。

习近平副主席在会见高级别政治和军事领导人时毫无疑问能听到这些担忧。这些严峻和实实在在的担忧可能导致不信任和猜忌。正是这些问题反映着中美两国间可能产生的误解和错误估计的巨大风险以及潜在冲突的可能。在习近平访问期间,我希望美国领导人能够强调在各个层次更深入地开展军事交流,并以此为契机增强两国之间的信任,避免猜忌和误解。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