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政治中,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其价值观及其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领导人及外交决策者选择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在此篇《问与答》中,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驻会研究员张利华教授就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如何影响当今中国的对外政策谈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涉及到中国外交与对外政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涉及到中国外交与对外政策的关键因素就是其核心价值观——“和谐”思想。“和谐”其实是一个思想体系,它不仅有价值观,还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认识宇宙和人类社会起源发展规律的太极哲学和阴阳辩证法。在这样一种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基础上,中国古代圣人和哲人提出了和谐价值体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和谐思想认为,宇宙有一种使事物由不协调达到协调、由不平衡达到平衡的本能,这种本能通过事物之间的合作、冲突、斗争等运动形式表现出来。所以,遵守天道(宇宙规律)、地道(地球规律)、人道(人类社会规律),合理、妥当、恰到好处地处理问题,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和谐价值观对于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它遵守的是和而不同,多样共存,互利合作的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如何影响当今中国的对外政策?
在现实政治中,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其价值观及其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领导人及外交决策者选择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中国传统的“和谐”价值观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些启示:第一是和而不同,就是宇宙存在多样性的统一。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都存在差异,但是差异并不等于矛盾。事物之间的差异有时会演化成矛盾,而有时却可以转化为和谐的必要条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很多因为差异而紧密合作的例子,比如男女、夫妻。因此多样性的统一是新事物形成的一种基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指的就是君子有自己的观点,不盲目附和别人,却能够求同存异、和谐共处。这样的思想对于中国领导人选择外交战略有很大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2002年访美时就阐述了“和而不同”的理念,他指出,“和而不同”是说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和谐亚洲”、和谐邻邦“的理念,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谐价值观的直接运用和体现。
第二是大国尊重小国的思想。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也。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大国要尊重小国,才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大国与小国应该互相尊重。大国要像江海一样深广,善待其他国家,才能容纳百川,成为百川之王。这样的观点在中国外交上的体现就是中国政府倡导“睦邻、富邻、善邻”的外交方针。倡导国家之间平等、互利、互助、合作、共赢的思想,强调尊重别国的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方针。
第三就是高处不胜寒的思想,《易经》中的乾卦有一句话:“亢龙有悔”,意思是说龙飞到极高的地方会因空气稀薄寒冷窒息摔下来而后悔。老子的《道德经》也强调“物壮则老”,即事物过分强壮容易衰落。这个思想告诉我们,大国不要走极端,不要追求登峰造极的状态。中国政府强调“中国永远不称霸”,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第四是要合理妥当、恰如其分的斗争。对待非对抗性的矛盾要用协调、平衡的方法去处理,尽可能使不协调达到协调、不平衡达到平衡。而对于对抗性的矛盾,如外国侵略,本国主权、领土、生存、安全等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时,要进行自卫反击,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用正义的战争对付非正义的战争。中国有句老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和谐并不是和稀泥、绥靖妥协,更不是凡事保持中立和弃权。而是强调用合乎规律、真理、法则的方式合理地进行斗争,用适宜、恰当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儒、佛、道是主流,其中儒家自汉武帝以后就被确立为国学。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思想流派存在,比如法家,墨家,孙子兵法等诸子百家。儒家是官方倡导的,佛家也曾经在一些朝代被朝廷所尊崇,道家主要是在民间流传的,这三者互相融合交汇形成中国传统主流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精华和先进价值观至今对中国社会有深刻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大陆兴起的“国学热”,民办学校讲授中国古代经书,许多家长送孩子去学习儒家经典和道家著作,反映了在市场经济及价值观多样化的形势下中国人的精神需求。中国政府大力倡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体现了这一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哲学、阴阳辩证法对人们认识世界,进一步走向文明具有指导意义,和谐、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与当代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平等以及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道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等价值观相融合,将会形成更加先进的价值体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今中国主流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当然,在建构当今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比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皇权主义、家长制和歧视妇女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要提倡的是是公民之间互相尊重,每一个人具有人的尊严的仁、义、礼、智、信,而不是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相一致的仁、义、礼、智、信。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当今中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体系之后,社会出现了价值观多样化、信仰多样化的状况,鱼龙混杂,在一些中国人当中,拜金主义流行,极端利己、坑蒙拐骗行为盛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义、礼、智、信价值观对于纠正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有重要的作用。因为仁、义、礼、智、信符合人的本质需求,这些价值观如果与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平等、正义、公平、效率、竞争等当代先进价值观相融合,将会形成强大的无形的精神力量,对改善民风,建立诚信、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无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北京电视台的《选择》等栏目所倡导就是现代版的仁、义、礼、智、信。这些节目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收视率很高,就证明了这些先进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义、礼、智、信价值观可以直接与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世界先进价值观相融合,而成为当今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政治价值观如政德即“为政以德”,民本即“以民为本”等也可以直接采用。这些价值观与人民民主,“为人民服务”等当代价值观息息相通。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西方有何相似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和谐、仁、义、礼、智、信与当代西方主流价值观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平等的确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从弘扬人性善的角度出发,倡导人性修养,礼让智慧,虽然中国传统价值观也强调“远小人”,即“仁者爱人,仁者知人”。但总体来说,还是倡导事物的和谐,即合理、妥当、恰到好处地处理问题,使矛盾、冲突、斗争的事物有不平衡达至平衡,由不协调达至协调,从而达至和谐状态。
当代西方主流价值观倡导的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平等、正义从人性恶的认识出发,对人性中自私、贪婪的一面看的非常透彻,用一整套价值体系和政治制度抑制人性恶的泛滥。如民主选举、分权制衡、言论自由等,以防止或遏制公权力的私用和滥用。与此同时强调人权和公民权,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要有人的尊严,要敢于竞争和斗争等。
虽然中西方两套价值观体系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殊途同归,两套价值体系中的先进价值观都是适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符合人的本质需求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也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又有相同之处。所以,中西方价值体系中的先进价值观相融合,是建构当今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方向。
怎样使外国人更好地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这一概念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
最近这些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价值观和信仰多样化势头加剧,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了大量营养,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许多外国人不理解“和谐社会”这个概念,主要是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和谐的概念。也许与英文翻译的harmony不能正确地反映中文“和谐”一词的含义有关。英文的harmony意即无冲突、无斗争的协调一致,这样的harmony社会谁都不会相信在世界上的真实存在,所以,许多外国人认为“和谐社会”是虚幻的、空想的、不真实的。但是,中文的“和谐”一词的意思不是指无冲突、无斗争的协调一致,而是指“和而不同”,多样共存,事物之间由不平衡达至平衡,由不协调达至协调。中文的“和谐”一词有点像英文的“适宜”——Appropriate,即按照规律、真理、法则适宜地做事,适宜地处理问题,达至事物的协调与平衡,可持续发展。所以,和谐社会并不是无冲突、无矛盾的社会,更不是杜绝了竞争和斗争的社会,而是国家政府遵守“道”即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做事的社会。对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尽量用平衡、协调利益关系的方式加以处理,尊重人权和民权;对外来侵略霸权采取正义自卫的斗争,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国际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目前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不太大,西方主流价值体系对世界影响较大。但随着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年”等文化活动的开展,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和谐价值观倡导的“和而不同”、“多样共存”、“互利合作”等思想将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大。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有价值的思想还是和谐与合作的思想,这些思想在中国外交中有许多体现。例如,上海合作组织就是本着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发展的,十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中国一直扮演着协调人的身份,在协调矛盾,缓解当事国的对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美关系中,中国不挑战美国的“老大”地位,在不涉及本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不直接对抗美国,善于平衡协调中美之间的利益矛盾,遵守现有国际法则和国际组织规则。这些外交政策和行为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合作有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