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件: 中外对话
对于“中国是否还是穷国”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可以认为既是又不是。从国家整体财富或者GDP来看,如今的中国在世界上排名数一数二,仅次于美国。但从人均GDP来看,中国只排在世界90名左右,这反映了中国具有的庞大人口数量,以及中国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仍与北美和西欧等富裕国家存在巨大差距。
即便着眼于中国国内,答案也很复杂。东部沿海富裕地区城市居民与内地欠发达地区或农村地区居民之间的差距非常悬殊。有些人有机会上最好的大学、有机会进入政府或企业得到最好的工作,而另一些人则没有这样的机会。二者之间收入与生活水平产生了差距,中国贫困阶层、中产阶层与富裕阶层之间的分化日益增大。
关于中国是否“穷”的答案,放眼世界来看则不那么复杂和令人困惑。中国领导人在对外关系中明确表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不一定是穷国,但这确确实实地表明中国的财力和影响力尚未达到预期的程度。
2011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的官方外交政策框架。题目强调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将以有利于构建和维持全球和平环境的方式下继续寻求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极大富裕,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领导人也期待中国作为大国能够得到相应的尊重。尽管中国领导人和大多数人民都明确地把中国定位为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期望能够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大的影响力。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不仅在国内造成了一些观点上的矛盾,在国外也引起了人们的困惑。在美国等这样的发达国家,他们看到中国令人惊叹的GDP增长,并将其视为一个日益富裕和强大的竞争者,而不再是200年前那个极贫积弱的国家。非洲、拉美甚至东南亚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对中国的发展成就心怀钦羡的同时,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和民众也把中国视为一个日益富强的大国,在发展中国家中一枝独秀。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将面临越来越多地质疑,因为这一身份更多地反映了中国的过去,而非未来。
本文节选自中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