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件: 《外交官》
一年多前,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导致西方同俄罗斯的关系急剧恶化,俄政府企图在亚洲拉拢新伙伴不足为奇。自2014年5月宣布与中国签订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采购协议以来,俄政府频频向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示好,试图以此对抗西方制裁。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领导人峰会上达成多项协议,并发布了意义重大的中俄联合声明,此举遭到西方国家诸多质疑。中俄修好一度被嘲弄为自娱自乐的假象,被看作孤立的俄罗斯政权和一党专权的中国政府用以服务国内目的的惯用手段。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俄两国彼此互不信任,两国的分歧将阻碍其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
中亚地区是中俄战略角逐的焦点之一。中国在这一资源丰富的地区不断扩大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有时甚至不惜以牺牲俄罗斯的利益为代价。莫斯科一直致力于在中亚地区推行其一体化事业--欧亚经济联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因此,多位分析人士均将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视为排挤俄罗斯的举措之一。该计划最早是由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上述两个一体化项目发生冲突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是,5月8日在莫斯科进行的普习峰会表明,分析人士也许该换个视角了。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中俄政府宣布将促成两个项目的对接合作,以便在欧亚大陆上开辟“共同经济空间”,包括签订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虽然协议中的措词模棱两可,但这份文件与此前两国或将发生冲突的预测大相径庭。
中国官员在接受采访时曾私下表示,自从“一带一路”计划启动以来,俄罗斯的态度一直是中国心头的一块石头。自2013年发布公告以来,俄罗斯政府一直不愿就习近平提出的“丝绸之路”计划与普京鼎力支持的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关系启动任何实质性谈判。中国政府曾一度担心:俄罗斯会将“一带一路”计划视为对其势力范围的侵犯,为免其地区性大国地位下降而不断施压,对中亚各国加入这一项目百般阻挠。令中国政府诧异而又欣慰的是,俄罗斯第一副主席兼普京御用经济问题专家伊戈尔·舒瓦洛夫(Igor Shuvalov)在博鳌论坛上首度发声,表示欧亚经济联盟将与“一带一路”计划展开合作,随后他还代表普京与中国领导人就相关框架性文件进行了商讨。
对俄罗斯领导层来说,这一合作协议是历经艰难的内部谈判取得的结果。在谈判过程中,尽管存在对安全问题的担忧,俄罗斯经济部门最终赢得了普京的支持。俄政府最终承认,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的“丝绸之路”计划合作利大于弊。据此,中国必将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投资方及该地区丰富自然资源的最大消费市场。俄罗斯若要继续保持其影响力,就必须基于发展目标、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以及当地对中国投资的渴求程度,对自身定位做出适当调整。普京与习近平签订的相关协议或许就是帮助俄罗斯打开困局的一把钥匙。
中国已充分认识到欧亚经济联盟的作用,并为之作好了万全准备,而非仅仅只是与其成员国进行单独交涉。5月8日,欧亚经济联盟的超国家机构-欧亚经济委员会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总统委托,就与中国签订贸易和投资协议启动了新一轮谈判。与此同时,俄罗斯将积极引入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并将“丝绸之路基金”高达4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升级俄罗斯的基础设施。由于俄罗斯与中亚各国均执行严格的贸易管理制度,因此上述各国在短期内不会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以免国内经济遭受自由贸易的冲击。
俄政府希望两国在中亚地区能各司其职,明确分工。中国财力雄厚,但资源相对稀缺,有望成为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俄罗斯则将继续通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为当地的安防做出积极贡献。中国对这一提议非常赞同,因为中国向海外派驻军队的能力仍稍有不足,而中亚各国对此也无异议,各国对长期驻守当地的俄军已习以为常,同时他们内心深处也对日渐崛起的中国不无担忧。
诚然,此番中俄联手只是两国关系万里长征之路的第一步。俄罗斯领导层中,尤其是安全系统的帝国称霸心态,或将成为其务实性战略的绊脚石。在自己的专有后院,俄政府很难适应中国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事实。与此同时,俄政府对邻国采取这种大胆战略的未来走势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绕开俄罗斯而与中亚各国单独打交道的中国,似乎也很难打破既有模式。但是,如果中俄两国确实能达成所愿,那么辉煌成果指日可待,因为那不光意味着两国之间将建立起更加真诚的伙伴关系,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在俄罗斯支持下将逐渐成长为真正的欧亚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