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件: 《中国日报》
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在上周六的选举中成功当选台湾地区的新一届领导人。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很有可能会首度为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维持了七年多的稳定局势掀起波澜。
三方领导人在平行利益领域并不存在根本性冲突,这也为如何精心策划台湾的政治转型、并实现创新式管理预留了斡旋空间。但海峡两岸的猜忌心理和不信任状态一直存在,因此,如果未能采取积极的预防政策,两岸关系就有可能会陷入激进行为和反击行动的恶性循环。重要的是,我们应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述三方在制定政策时都希望能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与稳定。这也应该是美国政府针对各种事态发展发表私下和公开声明时的核心立场。中国大陆和台湾都试图说服美国政府帮助自身约束或安抚对方,因此各方都有维持稳定局势的需求。如果美国政府不能从一开始就树立坚定的原则立场,那么美国势必会陷入各种陷阱。美国应坚持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为基础树立牢固的立场,同时还应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迅速作出调整。
中国大陆政府坚称,海峡两岸继续保持合作的基础在于台湾方面承认“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原则,并曾就此多次发出警告。而一旦蔡英文成功当选,大陆就将敦促她严肃对待并公开认同上述原则。美国政府的决策者应在这个节骨眼上发挥作用。早在“大选”前,蔡英文就在处理两岸事务时奉行稳健可靠(甚至有点保守)的行事作风,保持这一作风符合美国的利益。就维持两岸关系的现状而言,蔡英文在本次竞选中对两岸关系采取的立场明显比她在2012年表现出的模糊立场更具建设意义,这一点确实可圈可点。
改变立场后的蔡英文在2015年的访美之行中赢得了美国对她参选的默许。而这正是她在2012年参选时并不具备的成功要素。美国政府似乎也相信(至少暂时相信),她已具备了稳妥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
美国和其他地区(包括日本和台湾)的部分评论人士声称,美国政府应抓住台湾政局更迭的机遇,增进美台之间的官方往来,将台湾纳入亚洲“再平衡”战略的格局之中,同时加强日本、美国和台湾之间在安全领域的合作。
这固然不失为一种选择,但考虑到中美两国领导人日益紧密的关系以及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极端敏感性,这种选择必将增加各种难以预测或控制的成本。对急于寻找出路、并渴望留下政治功绩的奥巴马政府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希望渺茫的选择。中国大陆势必将利用一切手段对蔡英文“政府”施加压力。大陆将有四个月的时间,通过公开或是私下的方式或警告或利诱,以影响蔡英文的两岸政策。
有迹象表明,蔡英文团队已为这些挑战作好了准备。他们可能会寻求美方对北京这些行为的批评。美国的最佳公开回应则很可能是重申维护亚洲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意愿,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的原则。
台湾“大选”已经吸引了多位新一届美国总统竞选人的注意。就总体而言,两岸关系问题远不及中东问题、伊朗核协议、俄罗斯与东欧的关系及美国大选期间的其他热点问题来得紧迫。精明的中国大陆领导人绝不会忘记这一点,同时也懂得在面对台湾政局风云变幻的紧要时刻如何适当克制自己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