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上

新闻新视角:中国的铁路,印度的机遇

32个货运集装箱从中国浙江省东部的工业中心出发,历时两周后终于在2月15日抵达德黑兰,这也标志着中伊“新丝路”铁路首次顺利通车。

由出版
《印度快报》
 on 2016年2月17日

源文件: 《印度快报》

印度的悲观主义者认为中伊“新丝路”货运线路的开通是中国“包围”印度的又一举措。但也有少数乐观主义者认为,这是印度稳步进驻亚洲内陆市场的难得契机,而印度绝不可错过这一大好时机。

32个货运集装箱从中国浙江省东部的工业中心──义乌出发,历时两周后终于在周一抵达德黑兰,这也标志着中伊“新丝路”铁路首次顺利通车。

“新丝路”铁路沿线途经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可比上海至伊朗阿巴斯港的海运行程节约近30天的时间。目前,每月发出一趟货运列车。随着中伊双边贸易逐步回暖,列车的发车频率将有望增加,同时还可能将铁路运输网进一步延伸至欧洲和阿拉伯海地区。

一些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印度专家声称,新开通的铁路旨在在中国西部和巴基斯坦马克兰地区沿岸的瓜达尔港之间架设一条穿越喀喇昆仑山脉的铁路走廊。

中国政府计划在云南、缅甸和孟加拉湾之间修建一条铁路和公路走廊,而中伊“新丝路”铁路可与这一计划相辅相成。中国此前已经全面打通了中缅油气管道。中国政府一直敦促印度政府签署相关协议,以便在云南省省会昆明、缅甸、孟加拉国与加尔各答之间修建一条工业走廊。

印度政府对中国打造交通网的计划颇为抗拒,但也有部分印度官员呼吁,应对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计划给予更积极的回应。

发展迅猛的“一带一路”涉及多个横贯欧亚大陆以及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的项目。

近两年来,中国多次通过铁路从中国西南部的重庆向汉堡和马德里运输货物。中国多年来为促进境内和跨边境交流所做的投资已经初见回报,逐渐发展成大规模的铁路网络,将中国与亚洲和欧洲的不同地区紧密相连。

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强其太平洋沿岸地区与印度洋地区之间的海上联系,这些海上交通线与上述交通网络互为补充。中国政府还在缅甸、阿曼、马来西亚和坦桑尼亚参与了多个港口开发及其周边特殊经济特区的建设工作。

印度的实用主义者表示,印度不能采取要么“赞成”、要么“反对”的一刀切立场,而应该针对这些项目制定不同的应对方案。他们建议印度政府必须拒绝有损印度利益的项目,与中国积极合作,建设有利于印度的经济走廊。

中伊铁路是印度有意支持的项目之一。印度反对中国政府建设自喀什至卡拉奇的“中巴经济走廊(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该项目的总投资预计需要超过450亿美元。

“中巴经济走廊”贯穿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这无异于是对印度领土主权的挑衅,因此印度政府的态度非常强硬。但是印度应对于比“中巴经济走廊”更能带来成功的中伊“新丝绸之路”项目应持欢迎的态度。

在喀喇昆仑山脉修建铁路是工程建设中的巨大挑战,中伊走廊项目却只需要对中国、中亚地区和伊朗之间现有的公路和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即可。此外,它的危险系数也比“中巴经济走廊”低得多。

巴基斯坦拒绝印度从本国境内进入阿富汗和中亚地区,因此,印度一直以来将伊朗视为通往上述地区及俄罗斯和欧洲地区的大门。印度还希望通过恰巴哈尔港与亚洲内陆地区建立商贸联系。

印度政府应主动与伊朗和中国政府携手,合作开发伊朗的港口并改善其公路和铁路交通的基础设施,而不是利用恰巴哈尔港项目与中国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项目搞竞赛。

在中国雄厚资金的支持下,解除经济制裁后的伊朗注定将取代巴基斯坦,成为连接欧亚大陆与印度洋地区的可靠之选。一旦巴基斯坦向印度开放通行权,印度政府就将坐拥“条条大陆通欧亚”的宝贵地理优势。

本文最初发表于《印度快报》。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