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的两个核国家——中国和印度——从未使用核武器威胁过对方。而近期两国间发生的严重边界冲突将如何改变安全格局?
中国和巴基斯坦应以资本输出和贸易利润为基础,努力构建人民币闭链循环。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在巴基斯坦实施的基建计划持极度批评的态度。尽管中巴经济走廊有很多方面值得商榷,但美国政府过分专注于商业和经济问题的做法有可能分散决策者对深层问题的注意力。
2018年11月是印度孟买恐袭10周年,160余人在该次恐袭中丧生,而发动此次恐袭的则是以巴基斯坦为基地的圣战分子恐怖组织“虔诚军” (Lashkar-e-Tayyaba )。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敌对行动以前爆发过多次。但是最近发生的空中冲突,是在争议边界领土上爆发冲突的升级,后果危险。
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南亚拥核国家自1999年卡吉尔冲突之后便再未公开争斗。虽然两国间未有战争爆发,但这并不代表着暴力冲突不存在。
随着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政府任期即将结束,印度正在筹备2019年春季的全国大选。
历史上,虽然印度和巴基斯坦成功地使得国际社会逐渐默认了其拥核的事实,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迥异,其对朝核问题的可借鉴性是有限的。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已成为习近平时代外交政策的纲领性理念。
在一个日益拥挤、混乱和嘈杂的世界及思想市场,卡内基向决策者提供国际化的、独立的、战略性的见解和创新思想,以促进世界和平。订阅我们的邮件,加入由卡内基遍布20个国家、6个全球中心的140多位学者组成的全球网络。
注册接收卡内基的邮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