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件: Getty
文章

金砖银行:艰难时刻要到来

巴西世界杯刚刚尘埃落定,该国又迎来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金砖五国的领导人。福塔雷萨峰会(Fortaleza summit)所取得的一个直接成果是组建与世界银行分庭抗礼的发展金融机构——新开发银行。五国集团还宣布成立外汇储备库,使之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可替代选择。如果方法得当,这两项举措均可以改变多边发展筹资的机构格局

发表于 2014年7月17日

巴西世界杯刚刚尘埃落定,该国又迎来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金砖五国的领导人。福塔雷萨峰会(Fortaleza summit)所取得的一个直接成果是组建与世界银行分庭抗礼的发展金融机构——新开发银行。五国集团还宣布成立外汇储备库,使之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可替代选择。如果方法得当,这两项举措均可以改变多边发展筹资的机构格局。

这两个机构是发达国家固执己见的直接结果。发达国家坚决反对改变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管理结构,从而拒绝承认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角色。

金砖五国的举措同时还可以满足其他三个有益的战略目标。这些举措既可以加强南南合作,又可以推动银行五个创始国的区域性和全球性战略利益,还可以为提高成员国迅速增加的外汇储备的回报率而提供新型投资工具。

金砖五国峰会所取得的另一项重大进展就是,它标志着多个在早期会议上始终未取得进展的问题都取得了突破,包括:新银行总部所在地(现在确定为中国上海)、新银行第一任行长(将来自印度)、新银行第一任理事会主席(俄罗斯)。

此外,各创始国一致同意金砖国家银行的初始法定股本为一千亿美元,其中五百亿美元由各创始国认缴。这就意味着,即便该银行以保守方式向资本市场借贷,最终也能够超越世界银行目前的规模;其年度贷款额可能会达到每年三百四十亿美元,加之共同融资的因素,具有可以为价值高得多的投资项目提供资金的潜力;其外汇储备库将会具备又一个一千亿美元的规模。

这五个金砖国家不仅是这两个机构的创始国,而且还是其初始成员;成员资格还会向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开放。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都是好消息,其中金砖国家银行的组建尤其受到欢迎,因为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远远超过实际可用的投资资金金额;这些国家需要长期资金以便为公共投资项目注资以推动其发展;但是能够获得私人资本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二十个,而且无论如何,这些资金通常都是用于资助私人投资项目的。这些国家大多数都依靠发展援助,而这样的发展援助正日益迅速萎缩为总金融资本流入的一个零头。

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需求大部分是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这些国家的增长潜力估计每年可达五到七个百分点。正因为如此,加之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城市化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攀升,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增长的瓶颈。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仅有望使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还将有助于促进具备包容性的、可持续的、适应性强的发展方式。

据估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需求每年大约在两万亿美元以上,其中只有一万亿美元左右目前已经到位,其中大部分来自国家预算,资金缺口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事实上,发展中世界里未能得到满足的投资需求极大,因此新开发银行的成立不会影响到世界银行或任何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的运营,所有银行都有广阔天地可以各显其能。

但是,如果新的机构在填补空白方面打算做出巨大改变的话,那么它就需要吸引大量额外的资金。好消息是,寻找投资机会以提高回报的资本数量极大,单是经合组织成员国就拥有超过七十五万亿美元的资本——没错,单位是万亿;这些钱掌握在投资基金、保险公司以及那些投资回报率低的养老基金手里。坏消息是,这些机构的投资门槛是治理完善、法制健全的国家中的高品质项目,而这正是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继续努力才能达到的标准。

面对这样的全球性现实情况,金砖国家银行建立起最严格的运营、审慎的公司治理标准也就成了当务之急,否则其影响力就会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状态。

最重要的是,新银行将需要与其他多边开发银行密切合作,推广一种新型资产类别,使之可以吸纳来自先进国家私人渠道的融资。别的暂且不谈,这将意味着与上游的发展中国家客户协同工作,设计出高品质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支持性的监管框架,而这正是促进公共和私营部门伙伴关系所需要的。

这并不是说金砖国家银行只能慢慢开展工作,它可以与已经拥有高品质项目渠道的现有多边开发银行进行合作,通过共同筹资的方式迅速开始放贷。在这以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建立起自己的渠道了。

为了维持较低成本,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就需要维持良好的信用等级,使用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施行社会和环境保护措施,同时建立起自身的研究和知识管理能力。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最终还应该认识到,客户国家的快速、兼容并蓄以及可持续发展将取决于这些国家自身的改革。

金砖五国富于开拓进取精神,一手打造了自身的多边银行,实属可喜可贺之举。但是他们很快就会意识到,困难时刻还在后头。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