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中国新当选的领导人习近平将前往参加在南非举行的新兴市场国家领导人会议,但在此之前,他将首先出访俄罗斯。随后,习主席将在非洲做两次停留,然后前往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
 
此次出访似乎旨在说明中国的朋友遍天下。诚然,中俄关系源远流长,进展卓越。但其间并非一帆风顺,潜在危险依然存在。

为何首先访问俄罗斯?

作为新当选的党总书记,习主席高度重视其上任伊始各项行动的象征意义。他视察了经济改革的发祥地深圳,参观了历史陈列展,倡导“中国复兴”——恢复中国往日的辉煌。此外,他还对军队格外关注。
 
由此不难想象,他决定访问俄国同样具有某种象征意义。那会是什么呢?
 
首先,根据美国的经验,新任国家领导人首先拜会其盟友和关系密切的国家领导人,然后会见与其拥有复杂利益纠葛的国家领导人是合情合理的。正如巴拉克•奥巴马在与中国领导人见面之前首先会见了日本与韩国新任领导人一样,习近平似乎想要在会见奥巴马之前展示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合作姿态。
 
此外,即使这符合中国的想法——对于首先访问哪个国家也存在内部争论——习主席的选择也不多:朝鲜——不可能;缅甸、老挝、柬埔寨——太小;印度——太早。俄罗斯纵然是默认的选择,中国却也对普京总统心存感激:他在去年六月正式就任总统后几周即访问了中国,并将中国作为其去年秋天总统大选期间访问的唯一一个国家。
 
其次,近年来,西方国家对他国(如利比亚和叙利亚)事务的干预不断增加,中俄两国在遏制这些国家方面拥有共同的战术和战略利益。在莫斯科举行会谈使普京和习近平得以对国际和地区局势的发展态势进行审慎评估——从阿富汗到叙利亚,从伊朗到朝鲜——并就世界局势交换看法。
 
对于中国来说,完全可以相信普京会与美国保持距离,促进世界多极化,而不是任凭美国一手遮天。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印度以及其他新兴国家的发展正是多极化世界变为现实的明证。因此,展示中俄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利益,有利于抵消美国的势力与影响。
 
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认为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展示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意在证明中国是无法被遏制的。对于俄罗斯来说,这能使自2000年以来一直掌权的普京巩固与中国新领导人的关系,因为俄罗斯开始将更多注意力投向其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远东地区——这儿恰与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国家接壤。
 
第三,这次访问恰逢中国与日本在中国东海钓鱼岛争端问题上关系紧张的时期,习近平可能会在该问题上尽力赢得俄罗斯的支持。中国方面指出,俄国与日本在南库页岛问题上也存在领土争端:俄中为何不团结起来呢?
 
在这个问题上,普京可能会如履薄冰。一方面,日俄争议领土为俄占领;另一方面,普京也在寻求与日本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这既是为了利用日本开发远东地区,也是为了平衡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决策。
 
第四,习近平此访或许还有意促进中俄武器贸易关系实现质的提升:技术转移,而不仅是现成的武器销售,甚至进行一些武器系统的联合开发。近些年,中俄两国之间的武器贸易逐年减少,主要因为俄罗斯对中国试图通过还原工程制造俄罗斯的出口武器系统不满。然而,现在也有报告称中俄将达成一些新的协议,尤其涉及飞机和发动机引擎,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技术远远落后。与上世纪90年代(那时,中国现金的涌入保证了俄罗斯军火制造商的资金周转)不同的是,今天的俄罗斯将更多依赖战略考量做出决定。
 
第五,这次访问在美国不断扩大其在东北亚活动的背景下也别具深意。朝鲜最近的核试验以及导弹发射为美国在东北亚建立它领导下的导弹防御体系提供了更有力的借口。中国将这些活动视为对自己的潜在威胁,忧虑之情与日俱增。从中国最近针对朝鲜各种动作做出的强烈回应即可看出这种忧虑。俄罗斯称美国—北约在欧洲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可能会对其战略威慑造成威胁。中国政府企图利用俄罗斯的这一担忧怂恿其与之合作,以对抗美国对两国核力量的威胁。然而,俄罗斯对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导弹防御体系并不是那么焦虑。俄目前倾向于与美国在欧洲达成共识,确保其弹道导弹不会受到美国针对伊朗的防御设施的影响。
 
第六,这次会谈预示着能源部门未来的发展趋势。早在习近平访俄之前,两国已就天然气出口问题进行了频繁磋商。在俄罗斯向能源匮乏的中国出口天然气的价格问题上,双方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讨价还价。终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的高管们决心在2013年底之前最终达成交易。除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外,一些较小的竞争者也在争取中国针对液化天然气的资本注入。普京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为其掌上明珠,因此能否达成交易、从而摆脱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将更多地取决于他的判断和要价。到目前为止,中俄双方在价格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习近平对俄罗斯的访问反映了自1989年5月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访华以来中俄关系在过去20多年来的显着进步。戈尔巴乔夫的访问标志着中俄之间持续了30多年的冷战的结束。中俄两国曾在意识形态领域互为敌人,但如今已建立了一种本质上务实的双边关系。两国关系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1996年以来,两国实施了增进互信的边界非军事化协议。2004年以来,中俄在法律上确定并完全划定了2,700英里长的边界线。2008年以来,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有250万俄国人访问中国,有75万中国人到俄罗斯旅游。
 
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愿意接受中国的迅速崛起,并主动适应与强大的中国为邻。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俄罗斯对邻邦中国采取了一种盛气凌人的态度。中国一直是俄帝国主义政策针对的目标之一,是俄罗斯挑动的共产主义革命的战场,也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小伙伴。在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发起改革之初,据估计中国的GDP相当于当时苏联的俄罗斯共和国GDP的40%。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局势发生了戏剧性逆转。中国的GDP已经超过俄罗斯四倍之多,中国的国防预算也达到俄罗斯的两倍。但即便具有现实政治思维的俄罗斯人认识到了中国的真实力量,其精英和大众都不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所迷惑。

潜在的危险

当然,这并不意味中俄关系一帆风顺。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的俄罗斯与资源稀少但人口众多的中国为邻,这一事实必将成为长期的不稳定因素。中俄两国之间的边界线好似一层薄膜,将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阻隔开来。
 
中俄之间经贸往来的水平和结构一直停留在较低层面。俄罗斯对其仅是中国的一个原料生产基地表示不满;中国则抱怨俄罗斯很少向其开放投资机会。2009年的一份关于促进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协定迟迟未能履行。这主要是由于两国边界线的交叉点太少,而且相隔遥远。最近一项关于建造一座横跨黑龙江(又名阿穆尔河)的大桥、以便经由铁路运煤的工程也被一再推迟。这表明纵然俄中两国拥有明显一致的商业利益,但两国共同的不愉快历史以及不同的经济制度限制了两国之间的合作。
 
尽管十年前中俄就已签署边界勘定协定,俄罗斯的中国观察家们仍然抱怨:中国的一些教科书继续称,约50万平方英里的俄罗斯土地在历史上属于中国,但被当时的强邻沙俄通过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割占了。新近在北京北部、中国曾经的帝王行宫——承德安置的一块匾额标明了1860年其中一份条约的签署地点,称此地是“叛国和民族屈辱的”地方。1989年,邓小平在对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所做的演讲中宣称俄罗斯占据了曾经属于中国的领土——邓的继任者一定会记得这些。
 
此外,尽管俄罗斯重新启动了对东部领土的开发,同时致力于确立其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和发言权——这些目标通过双边关系和东亚峰会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等实现——但它始终认为其本质上属于欧洲。普京有关欧亚大陆整合的目标是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而并不是从圣彼得堡到上海。多年来,俄罗斯不断要求布鲁塞尔实施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免签制度;而中俄之间是完全不可能签订类似的协定的。
 
中国与俄罗斯还在一些领域拥有不同的利益取向,甚至在一些方面存在竞争。中国一直在向前苏联控制的中亚地区渗透。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明确宣布:尽管它可以容许中国在该地区不断扩大经济影响力,但是它将抵制中国在这些地区扩大军事存在的任何企图。中国也显然对俄罗斯一直向越南出售武器以及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开始在中国南海地区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行为表示不满,尽管开采地点位于中国和越南存在领土争议的水域之外。
 
在一些涉及另一方的热点领土争议问题上,中俄也都表现出了谨慎的姿态。中国并未跟随俄罗斯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独立,同时在南库页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上采取了中立态度。俄罗斯虽然坚定支持中国对台湾、西藏、新疆拥有主权,但对中日争执的中国东海上的钓鱼岛/尖阁诸岛或南中国海上的岛屿的归属问题却不表明立场。
 
最后,对以往历史的观察表明,中俄发展良好合作关系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障大后方的安全,以便能够全力解决与美国、日本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关系中的棘手问题。
 
多年以来,中国领导人一贯欣赏普京总统独立的外交姿态,尤其是针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但是他们对任何显示美俄关系过密的迹象都很敏感。他们知道现在不必过分担忧俄罗斯——如今的俄罗斯实力相对较弱,且专注于自身发展。相反,他们将尽其所能利用俄美两国之间的矛盾谋利。
 
反观俄罗斯,在充分意识到维护中国关系对其自身利益至关重要的同时,它也将利用这种联系刺激西方国家,促使它们顾忌俄罗斯的国家利益。用中国的一句成语形容中俄两国关系最恰当不过:这两国可谓是“同床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