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件: 《卡内基中国透视》
轰轰烈烈的第21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和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的胡奥峰会分别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落下帷幕,且硕果累累。在经贸关系上,中美双方达成多项共识与协议。本期《卡内基中国透视》研究了中美商贸联委会与胡奥峰会的主要文件,总结了针对中美各自的主要诉求所达成的谈判结果,并根据双方所作的承诺罗列了中美两国政府在各自体系下需要推进的后续工作。
总体评价
中美商贸联委会后,美国贸易代表处和美国商务部各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新闻公布》与《成果简报》。胡奥峰会的最重要成果文件则是两国领导人签署的《中美联合声明》。
在平衡两国经济的整体问题上,《声明》中两国约定“美国将重点减少中期联邦赤字,确保长期财政可持续性,并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中国将继续加大力度扩大内需,促进服务部门的私人投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将继续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除了总体经济协调外,中美双方还各自有一些诉求。美方的主要诉求是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政府采购和市场准入等。中方的主要诉求为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市场经济地位及美国高科技出口管制。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商贸联委会成果简报》主要体现美方诉求所取得的成果,而中方诉求只有在《中美联合声明》中才有所体现。
对于此次商贸联委会,美国商会高级副会长薄迈伦(Myron Brilliant)在一次卡内基会议上说,“之所以这次商贸联委会超过了我们的期待——从很大程度上是这样的——是因为这次会议之后紧接着便是胡锦涛主席的访美之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2010年12月16日发布的《中国市场情报》(China Market Intelligence (CMI))通讯中也指出,“根据与几位参会的美国官员的谈话,中方代表对美国的关切作出了比以往的商贸联委会更明显的进展。这部分归功于1月胡主席的访问在即,也是出于中国想要缓和中美关系紧张的意愿。”
各自诉求与后续
中方诉求 | 美方承诺 | 后续工作 |
---|---|---|
中国企业对美投资 | “两国领导人认识到培育开放、公平和透明的投资环境对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重要性,重申双方继续致力于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双方认识到成功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将通过促进和保护投资,为双方投资者增强透明度和可预见性,支持开放的全球经济。”(《声明》第28节) | 在双方继续有关双边投资协定的技术性谈判的同时,美国政府需首先完成对其自身投资政策的跨部门审议,才能投入到与中方的实质性双边谈判中。 而美国政府对其投资政策的跨部门审议因在劳动与环境保护尺度上的分歧已耽搁一年多之久。 |
市场经济地位 | “中方欢迎美方承诺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声明》第28节) | “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乃是几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果中的原话。因此这里仅为重申。 2010年夏时,此言即引起中国媒体锣鼓相庆,称“美国将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俨然已到了胜券在握的地步。但笔者认为这一句话在翻译上有细微偏差。英文原文的确切翻译应为美国致力于“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向着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目标迅速推进。” 无论词藻如何推敲,美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还存在诸多障碍。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案》,中国需满足货币的可兑换、工资自由谈判、外国投资、政府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或控制程度以及政府对资源分配的控制等多个条件,才可获批准。这前后的行政、司法程序耗时也可能很长,而中国也即将在2016年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
美国高科技出口管制 | “中方欢迎中美双方讨论美国正在推进的出口管制体系改革,以及在符合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这一改革对美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的潜在影响。” (《声明》第28节) | 奥巴马政府需要推行出口管制改革,以使一些不太敏感的高科技产品能够出口到中国。 这里的措辞体现了奥巴马政府的一定决心。开放一些不太敏感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到中国,也可以帮助平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帮助美国危机后经济的恢复以及就业。 |
美方诉求 | 中方承诺 | 后续工作 |
---|---|---|
知识产权 | “两国领导人认识到培育开放、公平和透明的投资环境对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重要性,重申双方继续致力于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双方认识到成功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将通过促进和保护投资,为双方投资者增强透明度和可预见性,支持开放的全球经济。”(《声明》第28节) | 在双方继续有关双边投资协定的技术性谈判的同时,美国政府需首先完成对其自身投资政策的跨部门审议,才能投入到与中方的实质性双边谈判中。 而美国政府对其投资政策的跨部门审议因在劳动与环境保护尺度上的分歧已耽搁一年多之久。 |
市场经济地位 | 软件正版化 “中国正在建立政府机构的软件资产管理系统,将软件作为财产纳入中国的资产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施软件正版化。在现在和未来的预算中,中国都专为购买、更新和替换各政府机构所用的软件拨款。中国宣布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并宣布30家中国重要国有企业参加政府/企业伙伴试点项目。”(《成果简报》) 网络侵权责任 “中国司法部门正在为起草相关司法解释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司法部门将对包括网络中介人责任在内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成果简报》) 图书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权/标准以及房产出租者的职责/责任 |
中国国务院在2010年10、11月先后发出多项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通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等——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全面使用正版软件。对需要采购的正版软件,财政部门给予必要的资金保障。 在贯彻落实上,中国承诺将“进行审计以确保各级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并依法公布审计结果。”(《联合声明》第27节) 据中国国家版权局1月6日公布,截止到2010年底,已有31家中央国家机关完成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工作,共采购安装正版软件19827套(国外软件产品13657套、国内软件产品6170套),采购资金2211万元人民币(国外软件产品1832万元人民币、国内软件产品379万元人民币)。中国计划在2011年5月底前完成中央国家机关软件正版化专项检查和整改,于2011年10月底前完成省市县级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检查和整改,并同时推进国有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 在长期上,中国需要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通过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司法打击并行来贯彻落实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美国也需认识到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自主创新与 政府采购 |
“美中两国不制定亦不保持以知识产权开发地或所有权所在地作为政府优先采购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或间接条件的措施。” (《成果简报》) “在政府采购案中,中国将对国内外商投资企业以及中资企业生产的所有创新产品一视同仁。”(《成果简报》) “中国的创新政策与提供政府采购优惠不挂钩。” (《联合声明》第27节) |
中国将进一步修订《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尤其是美国最为忧虑的第9项条款。“中国将于2011年修订其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并发布草案供大众评议。修订措施将不会用于进口替代或出口补贴,也不会作为针对国外供应商的歧视性规定。” (《成果简报》) 中国将“在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委员会召开2011年年终会议之前向委员会提交一份全面的《政府采购协议》二次修订提案。” (《成果简报》) 中国还将把自主创新政策与提供政府采购优惠脱钩的讨论扩大到地方政府机关与国有企业。 |
市场准入 | 农业、电信、能源与环保、制药和快递等行业皆有达成协议。其中在牛肉市场上,双方“同意从2011年1月3日起一周内重启牛肉市场准入的对话。” (《成果简报》) 在禽类制品上,中国“对来自美国爱达荷州与肯塔基州的禽类制品解除禽流感管制禁令”并同意就其余四个州的禁令“展开进一步技术讨论”。(《成果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