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件: 《南华早报》(The South Morning Post)
在整个欧洲,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国以全新的全球参与者身份正在崛起。无论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如何,欧洲公民都已经习惯了一个不断成长和自信的中国。
凯度公共事务研究所最近在法国为蒙田研究所智库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法国人越来越意识到这种上升态势,而这种认识不一定是负面的。
例如,只有31%的受访者视中国为威胁,而对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传统上更为法国熟知的国家,视其为威胁的比例分别为35%和44%。
此外,81%的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家,47%的人认为中国在法国具有影响力(13%甚至认为中国在法国国内“非常具有影响力”)。与10年前相比,媒体、商业和世界事务中,与中国有关的活动要多得多。
中国现在被视为政治、经济、科技大国,只有6%的受访者将其视为“低成本制成品制造国家”。在许多人看来,中国已经具备了大国地位。
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与经济有关。随着百货公司和高档精品店中的中国“柜台”成倍增加,大多数法国人都意识到中国游客给法国带来的经济效益(2017年游客人数为200万)。
高达7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游客大量涌入具有积极作用。法兰西岛地区,特别是巴黎,从中国游客身上获益匪浅,平均每人每次观光消费3,400 欧元(约合3,865 美元)。
仅在巴黎地区,就有8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旅游具有积极作用;在法国西南部,中国收购者购买了数百个葡萄园,66%的受访者认为这是积极的。其他地区受访者似乎更多持怀疑态度。
这是否会导致中国在法国的长期投资?不一定。中国在法国投资的话题似乎充满争议,因为还有50%的受访者持否定态度。
之所以如此,可能是由于中国在法国的项目缺乏明显的进展。例如,关于(在法国中部沙托鲁或东部牟罗兹)设立工业园区的计划早在21世纪头十年就公开宣布了,但计划并没有得到执行。
中国公司在法国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少;在某些情况下,如2013年由圣元集团收购卡赖镇大型乳品厂,中国收购方现正在重新谈判收购事宜,导致当地人产生更多的疑虑。
还有人对技术转让表示关切。
调查反应出有趣的一点是,法国人认为法国在数字化和技术领域落后于中国(47%的人认为中国在这些领域“领先于法国”,19%的人认为“法国领先于中国”,29%的人则认为“法国和中国”旗鼓相当)。
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存在代际差距:在35岁及以下人士中,55%的人认为中国“领先于法国”(18-24岁年龄段,这一比例占65.2%)。这意味着数字化程度高的年轻法国一代,可能比其父辈们更愿意与中国接触。
在法国,诸如微信、微博、百度、京东、腾讯或阿里巴巴(南华早报的所有者)等品牌已经为公众所熟知。
随着中国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马云、马化腾或李彦宏等CEO已成为法国精英中公认的名人。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也更为引人注意,尽管还不清楚是否会为法国带来更多的就业和商业机会。
此外,中国被视为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导者之一:全球在这一领域的投资有50%来自中国。
中国政府已将人工智能与半导体、电动汽车、航空和生物技术纳入其“中国制造2025”计划。
法国工程师们可能把中国的技术进步视为机遇,而非威胁。
而法国在与这一新崛起的大国打交道时则有些模棱两可:交往应该是在欧盟层面还是国家政府层面,哪种做法才是正确的?
2018年,法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为300亿欧元(而整个欧盟的贸易逆差为1760亿欧元)。
接受调查的样本似乎对欧盟的中国政策尚不清晰,包括去年年底欧洲议会通过的外国投资审查机制。
人们也不了解欧盟在贸易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关键作用。4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不平衡”,而只有1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平衡”。同时,法国希望与中国保持“特殊关系”。
毕竟,法国1964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主要西欧国家,为此,两国之间的接触比其他国家更为紧密(如,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尽管如此,法国人还是亲欧的,他们希望能够在与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等大国打交道时发挥欧盟的作用。
针对法国的调查清晰地表明,中国在西方人眼中正在发生变化,尽管法国精英们——政府、商界领袖以及那些经常与中国交往的人——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
换言之,中法关系呈现出上升趋势,但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国家(包括法国)与雄心勃勃的超级大国——中国之间能否长期合作仍存在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