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件: Getty
文章

中国更谦虚的观点被忽视了

“中国内部实际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在中国以外,那些更谦虚更现实的观点却不常被听见。因此,在一些美国人看来,中国的军力增长显然让人担心。”

作者 磊 韩
发表于 2011年1月12日

中国隐形战机歼-20在美国防长盖茨访华期间成功试飞,这两者几乎在第一时间被西方媒体联系起来:中国又在显示军力。

 
 “中国内部实际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在中国以外,那些更谦虚更现实的观点却不常被听见。因此,在一些美国人看来,中国的军力增长显然让人担心。”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韩磊昨天在上海社科院对中国军力如此评价。
 
在加盟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之前,他曾在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主管中国和蒙古事务的主任。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韩磊曾作为白宫代表参加美国的谈判团队,在关于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强硬并不总是有用    
 
问:对“中国是在对外展示肌肉”的说法怎么看?
 
韩磊:一些美国人认为,中国只有一种观点,但中国内部实际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综合国力的增长包含经济、军事、软权力等各方面的增长,现在到了中国显示实力、洗刷百年耻辱的时候了。但有意思的是,这是声音最大的一种观点。那些更谦虚更务实的观点,比如韬光养晦,在中国以外却不常被听见。因此,在一些美国人看来,中国的军力增长显然让人担心。    
 
问:中美军事交流似乎一直伴随政治环境变化。
 
韩磊:军事关系不应该屈从于政治环境变化。我在五角大楼工作时,见识过那些强硬派的看法。但是强硬并不总是有用。越是在政治环境困难或者恶化的时候,越需要保证军事沟通的畅通。    
 
问:如何建立中美互信?
 
韩磊:建立更多信任需要时间。中美两国以往达成建设性合作关系的经验显示,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最好办法,是促进更大范围内的两国官方开展全方位的交流。
 
在我参与朝核问题斡旋的时候,我经常向中国同行请教,来调整我们对待朝鲜的方式。人们可以争论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但在理解朝鲜的想法和做法方面,中国的作用无法取代。我感到高兴的是,我们的对朝政策得到中国的积极影响。那时中美在朝鲜半岛的合作模式值得借鉴。因此,此次中美首脑峰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或许是两国领导人引导他们各自的同事,继续推进这一改善两国关系的进程。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之间的互访,将是开启这一进程的第一步。中美应保持双方各级官员的交流访问,因为领导能促使官僚体系更好地运作,以服务中美关系的发展。此外,两国可以引导舆论往积极的方向描述中美关系。
 
从不切实际回归实际    
 
问:美国对胡锦涛访问有何期待?
 
韩磊:奥巴马上任第一年,美中曾互相产生过不切实际的期待;第二年,美中之间发生了让关系紧张的事件;第三年,我很乐观,美中应能找到更实际的合作领域。尽管去年美中经历了困难时期,但我认为奥巴马政府只是采取了更坦诚的方式表达了对安全利益的考虑,基本的对华政策——建立积极、合作、广泛的关系,并没有变化。
 
在奥巴马总统试图重振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的背景下,美国希望胡主席的访问能够显示,美中关系正惠及美国人民。因此希望美中能够在经贸方面合作,特别是知识产权、反盗版等问题上,帮助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增强竞争。如果在人民币汇率上有所成果,我想那就太好了。很可能还有一些商业订单。如果在这些方面能够达成一些共识和成果,美国政府就可以对美国民众说,看,这样的双边关系利于两国人民。
 
另外我认为重要的是,美中能合作应对一些重要的全球问题,包括朝鲜、伊朗、苏丹、气候变暖等等。
 
问:中国有一种看法认为,美国总在要求中国妥协,美国能向中国妥协吗?
 
韩磊:我认为美国并没有要求中国妥协,而是希望与中国一起找到合作的共同点。比如,一个稳定的朝鲜半岛,不仅对美国有利,也对中国有利,美国不是要求中国帮助美国,而是希望中美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社会也希望中美可以达成合作。 
 
经济方面,美国经济恢复,对中国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当然,美国需要首先改变过去的赤字消费方式,对世界经济负起责任。中国可推动美国明白地解释自己的经济政策,以及对经济体系的注资行为。有趣的是,中国现在要在国内做的事情,比如逐渐升值人民币,改变经济结构,正是国际社会期望中国做的事情。 
 
中美关系的新特点是全球问题的合作,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在全球问题上合作的好方法,中国的老百姓就可以说:看,中美在中国关切的问题上合作,并取得成效。那将对中国好,对美国好,对世界也好。把复杂的中美关系放在一个积极的背景下,如果能让报纸的头条变成“中美合作治疗全球疾病”,“中美合作解决伊朗问题”,那么我们可能有机会在更积极的背景下解决中美关系史上导致紧张的问题。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