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丝(Jessica Tuchman Mathews)是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的杰出学者。她曾担任该研究院的院长一职18年。1997年加入卡内基之前,马秀丝曾在政府执行和立法部门任职,在非营利机构从事管理及研究工作,也曾做过新闻记者。从 1993年至1997年,她是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资深研究员,并且担任该委员会华盛顿分部的主任。她于1997年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力作“权力的变迁”,被誉为该杂志7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文章。从1982年至1993年,她是世界知名的环境管理政策研究中心“世界资源所”的创始人之一及研究主任。她于1980年至1982年在《华盛顿邮报》担任编辑工作,报道有关能源、环境、科学技术、武器控制、健康等方面的新闻。她随后成为《华盛顿邮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的专栏作家。
从1977年到1979年,她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全球问题办公室的主任,研究范围包括核武器扩散、常规武器销售政策、生化战争及人权问题。她于1993年回到政府部门任副国务卿全球事务的代表。
马秀丝现任索玛罗吉公司、世纪基金会及反核武器扩散计划的主任。她同时是外交关系委员会和三边委员会的成员。她曾经也是布鲁金斯研究所、雷德克利夫学院、洛克菲勒兄弟基金、表面交通运输政策项目、乔伊斯基金会等机构董事会的成员。
当前,伊朗核谈延期,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伊斯兰国造成的威胁已隐约可见,欧盟和美国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在出任大使以来的首场重要公共活动中,新任欧盟驻美国大使戴维•奥沙利文与卡内基研究院院长马秀丝进行了对话。
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当如何应对有限的自然资源、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和不断变化的石油局势?中国石油论坛将著名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民间社会团体聚集在一起,共商这些战略问题。
印尼“民主之父”、印尼前总统B. J. 哈比比自1998年开始领导印尼的民主化进程,大胆进行政治开放化及分权化的改革。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印尼正崛起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民主国家。
印度、中国和俄罗斯都已准备好在国际舞台上承担重要角色,在接下来几十年中一显身手。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共同利益领域的合作经常受长期存在的争端和对立严重阻碍。这次为期半天的会议旨在探讨印度、中国和俄罗斯如何在重大国际秩序问题上开展合作,抑或争斗。
山口那津男在2009年成为公明党的党首,目前是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领导下的日本执政联盟的重要合作伙伴。公明党党首访问美国,十年以来这还是头一次。在此次访问期间,山口谈到了日本今后的外交政策和日美同盟关系等问题。活动由詹姆斯•肖夫主持。
近10年来,美国和印度双边关系变化显著。从安全问题到经济发展,两国在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内的合作空间巨大。印度外交秘书兰詹•马塔伊(Ranjan Mathai)就美印如何进一步发展两国的伙伴关系交谈了自己的看法。马塔伊认为两国应保持密切的伙伴关系,以美印在南亚区域性安全的共同利益为出发,发展一系列的潜在合作领域,包括援助阿富汗,与伊朗保持沟通,及培育民主转型。除此之外,两国也应在军事合作、贸易及可持续能源方面继续加强合作。
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将会考验现存的世界秩序。中印两国诸多的发展相似性掩饰不住它们之间的深层战略竞争,这一竞争决定着他们在主要全球议题上相互冲突的优先选项。随着两国不断壮大,它们对国际秩序的看法必将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双边关系、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在卡内基“亚洲的关键”国际会议上,卡内基研究员总裁马秀丝做了介绍,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进行了主题发言,十几位中印问题专家参与发言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