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件: Getty
《政策展望》(Policy Outlook),2011年8月

温州动车追尾对中国核电中长期规划的警示

“7•23”温州动车追尾是中国社会近些年来在公共项目投资领域好大喜功所引发矛盾的一次总爆发,也反映了国内为了引进重大高新技术急于求成、贪功冒进的心态。不过,如果中国领导人能够以该事故为鉴大力整顿基建投资领域的乱象,并因此能对2020年核电规划目标的修订三思而后行,那么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未尝不算因祸得福。考虑到核电开发在财务、技术与环境等方面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中国核电中长期规划需谨防欲速则不达。

由出版
China Brief
 on 2011年8月23日

2011723日,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在温州境内追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虽然中国政府很快就为国内媒体的报道划了红线,官方媒体也异乎寻常地指出,事故动车是基于国外技术建造,但席卷全国的网络问责风暴却愈演愈烈。

虽然事故发生在铁路行业,考虑到高铁和核电都是人类社会成功商业化的最大型、最复杂的工程技术。两者在中国,皆以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支撑,有市场换技术的可行性。另外,国内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诉求,促使两者都有发展空间和吸引资本的能力,因而获得政府高层的重视和支持。有鉴于此,中国政府有必要深刻意识到,这次事故对中国核电发展的警示作用。

“7•23”温州动车追尾归根结底是中国社会近些年来在公共项目投资领域好大喜功所引发矛盾的一次总爆发,也反映了国内为了引进重大高新技术急于求成、贪功冒进的心态。这次事件民愤之大、升级之快所造成的政府与执政党的公关危机显示了由于缺乏宣泄渠道而导致国内矛盾以井喷式爆发对社会稳定的潜在危害。不过,如果中国领导人能够以该事故为鉴大力整顿基建投资领域的乱象,并因此能对2020年核电规划目标的修订三思而后行,那么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未尝不算因祸得福。

考虑到核电开发在财务、技术与环境等方面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中国核电中长期规划需谨防欲速则不达。以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日本福岛核危机及温州动车追尾为鉴,国家发改委2007年公布的2020年国内核电运行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的规划目标短期内不宜上调。如果十二五期间国内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能够有序地顺利进行、或者国内核电行业能扎扎实实地对国产二代半的反应堆技术进行长足可靠的安全改进,中国2020年核电规划目标完全可以在十三五期间再行调整。


免责声明:

本《政策展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立场无关,更不代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其他工作人员的研究及观点。本《政策展望》中的所有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提供任何保证或承诺。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