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件: Getty

通往太平洋之路

奥巴马总统即将开始对太平洋地区为期十天的访问。包道格指出,奥巴马总统将会利用此次行程表示美国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决心,但是,该行程实质上比较单薄,可能会让那些抱有较高期望的人失望。除了关注区域安全问题,以及在澳大利亚发表关于军事合作的宣言外,奥巴马总统也将利用此次访问捍卫该地区的自由贸易,以此提醒国内人民其为创造就业所付出的努力。

作者 道格 包
发表于 2011年11月7日

IMGXYZ9600IMGZYX很快,奥巴马总统将开始对太平洋地区为期十天的访问,包括参加在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在印尼举行的东亚峰会,并且还要访问澳大利亚。在问与答环节,包道格指出,奥巴马总统将会利用此次行程表示美国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决心,但是,该行程实质上比较单薄,可能会让那些抱有较高期望的人失望。

除了关注区域安全问题,以及在澳大利亚发表关于军事合作的宣言外,奥巴马总统也将利用此次访问捍卫该地区的自由贸易,以此提醒国内人民其为创造就业所付出的努力。

奥巴马总统太平洋之旅的行程有哪些?

奥巴马政府的一个目标,是将国内关注点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地区的冲突,转移到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过去,美国一贯将注意力放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东和其他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并没有受到同等礼遇;但在过去二十年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利益得到了非常显著的增长。

同样的,这也是奥巴马政府区别于布什政府的一种方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奥巴马政府通过努力取得了良好进展,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业已全身心投入其中。

今年,政府有机会大量展现过去三年的所作所为。根据轮值规则,今年美国将主持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论坛,届时,21个成员国的首脑将集聚夏威夷(奥巴马总统的家乡)的檀香山。而在这一行程上,奥巴马总统又增加了对澳大利亚的临时访问,实际上,这一访问着实姗姗来迟。

然后,奥巴马一行人将会去巴厘岛,参加今年由印尼主持的东亚峰会。这是第六届东亚峰会,以往,美国总统一直希望能够参会,但直到今年才得以第一次成行。为取得参会资格,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2009年代表美国与该地区国家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he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现在,政府正努力让美国人民相信:他们在亚太地区已经完成了一些截然不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项。本次亚太之旅将花费奥巴马总统将近10天的时间,比任何总统承诺的访问时间都显著地多。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有多重要?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举办这一会议,原本旨在改善西太平洋地区的多数国家,与智利、秘鲁和墨西哥等拉美国家,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之间的贸易和金融条款。

起初,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有着良好的开端。克林顿政府期间,该会议增加了领导人会议,从而集聚了各国的总统和总理,而非原来仅仅局限于商务部长和金融官员的会晤。在1996年,参会国竭力扩展亚太区自由贸易,为此达成了《茂物宣言》(Bogor Initiative)。但自亚洲遭遇金融危机后,峰会的进展就遭遇挫折,自那以后,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贸易和经济议题上进展微小,而成员国国内没有任何动力推进其实质性进展,更多的只是纯耗费。

奥巴马对澳大利亚访问有哪些意义?

奥巴马对澳大利亚的访问很重要,因为这是修正美国在东亚联盟姿态的一部分。在日本,美国已经遭遇了很大的压力:最初,美国进驻冲绳 (Okinawa) 修建军事基地时,那里基本一片荒凉;但现在却已经人满为患,在不破坏耕地和不打扰城市居民的前提下进行军事演习变得越来越难,于是,一方面是减少演习的压力,一方面却是要求用军事演习来保持军队状态。

而今,美国已与澳大利亚秘密达成协议,允许美国军队定期进入澳大利亚西北的开阔空间进行演习,届时具体是与澳大利亚军队联合演习,或是单独进行演习都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奥巴马总统抵达澳大利亚后,这一协议就将公布。

一些人认为这是美国针对中国崛起而强化联盟结构的部分举措,在我看来,不能说这一协议与中国崛起毫无关系,但事实上,更多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组织美国在亚太地区联盟结构。

和日本相比,澳大利亚离中国更远,光坐飞机就要整整8小时,更不用说坐船,所以美国在澳大利亚进行军事演习并非试图激怒中国。也正因为如此,我希望这一小协议公布以后,人们不要刻板地得出反华的结论。

美国如何参与东亚峰会?


东亚峰会不是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翻版。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讨论经济和金融,而东亚峰会代表了区内各国尝试建立某种自然构架的努力。这种构架,类似于欧盟的方式:当年,从欧洲煤钢共同体(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ECSC)开始,然后发展为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最后演变为欧盟(European Union)。东亚峰会的成员国也希望类似历程能在亚洲上演。尽管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东亚峰会就是迈出的第一步。

美国,并不想被排除在外;同时,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国家也都不希望将美国排除在这一圈子之外,或者说它们都希望与美国加强联系。于是,最后奥巴马总统同意加入峰会。而对于东亚峰会,有人期望其能替代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经济聚焦部分,也期望这一论坛能更侧重安全问题。

到现在为止,峰会议程都是关于金融、疾病、人道主义之类的问题,还没有涉及安全的议题。但是奥巴马总统的使者们正致力于在核不扩散方面与各方达成最小的协议。目前,已经生成了包含担忧事项和原则的声明,其中做出了一些承诺,为未来设定了日程;此外,美国也给一些小国在构建核不扩散能力方面提供了帮助。

海洋安全也是协议目标之一。海洋安全包括海盗和海洋交通的扼要点问题,也包括由领海主权问题业已生成的紧张局势——不仅仅在中国南海,还包括中国东海和黄海。

此外,还有其他很多问题。但是由于所有这些争端,议程的设置变得更加敏感,同时在重申原则、构建议程、建立解决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上难以达成最低程度的共识。我猜测,他们最终将把集中关注于人道主义援助和紧急救援方面。

东盟会议将讨论的议题有哪些?

在印尼,奥巴马总统将第二次主持东盟领导人峰会,前一次是在稍早的2009年。这次峰会是领导人交流共同关注议题的大好机会,这也增加了该组织在东南亚作为已成立组织的认可。

部分可能源于东盟这个比较小的地域范围,东盟会议涉及的议题要小得多,都类似于国务卿克林顿已经采纳的“南湄公河倡议”(Southern Mekong Initiative)等。由于上游的老挝和中国修建大坝以及干旱,湄公河流域下游地段的缺水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南湄公河倡议”就旨在整合资源和技术相关的建议以帮助相关国家更好地应对缺水问题。对美国而言,这样的倡议虽然不会放在首要考虑范畴,但也非常具有价值。

中国在奥巴马行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在这次太平洋行程中,奥巴马总统将会参加两次峰会,加上此前与中国胡锦涛主席在法国G20会议的会面,中美两国间将有大量的首脑会晤。胡主席也将会参加在檀香山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而接下去中国总理温家宝将会出席在巴厘岛举行的东亚峰会。

有这样定期的首脑会议对于美国和中国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当领导人被拉进来,他们就变成了事件的推动因素,这将促成政府当局承担相关责任,并努力推动积极而有建设意义的结果产生。

这次领导人会晤所要达成的目标并不需要太过于雄心勃勃,考虑到明年将会是困难的一年,现在仅仅保持联系并讨论一些难题都是一种重大的进步。中国将举行第十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尽管这不是一次公开选举,但它仍旧有自己内部的压力。美国将进行总统选举,韩国和朝鲜也是。领导人保持联系并且在一些原则性共识上达成一致,有助于国家熬过像明年那样动荡不安的年份。

美国的亚洲政策成效几何?

美国政府要比以前更加关注对亚洲的政策。这是有连续性的,布什政府并没有将亚洲抛诸脑后,但在其他地区更应得到优先重视的观念下,美国确实错过了亚洲的一些会议。

奥巴马政府正努力向亚洲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美国对于参与这一地区的事务是认真的,并且将会留下来参加这些会议。但这并没有改变美国的实际军事基地结构,没有改变已有的联盟结构和伙伴关系。

显然,一个能够将公众的注意力从这些会议上转移开来的大事就是工作。政府会表示他们在亚太经合组织上所做的和签订的美韩贸易协定都是为了打破这一区域的贸易壁垒,推动环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s),总的来说是九个国家,加上日本就是十个。而这一举措,无疑也会深化和广化美国与新加坡、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已有的自由贸易协定。

结果将是极好的,但不会立即见效。但是确定的是,总统将会花整整十天在阳光明媚的太平洋,这对于美国国内人民来说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提示,总统正在努力创造工作机会,而且我相信许多人将会从每个他停留的地点听到这个消息。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