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上

普京对于重塑世界秩序展现勃勃野心

俄罗斯日益式微并将退出国际舞台的想法是错误的。如今的俄罗斯拥有更宏大的抱负、更丰富的资源以及击退挑战的决心。

由出版
《金融时报》
 on 2016年4月6日

源文件: 《金融时报》

北约欧洲司令部司令菲利普·布里德洛夫(Philip Breedlove)表示,俄罗斯政府决意改变世界秩序。整个美国军方都将俄罗斯视为美国最大的威胁。为此,五角大楼正计划追加34亿美元的军费投资,以期不断充实美军在东欧地区的装甲兵和炮兵部队的实力。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却指出,俄罗斯在叙利亚“过度扩张并自食其果”,并且俄罗斯经济正在“急剧”萎缩。其他国家也认为俄罗斯不过是“虚有其表的超级大国”,且认为其海外扩张行动背后缺乏切实的战略支撑。

到底哪一种看法才是正确的呢?其实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俄罗斯的经济的确在不断萎缩。贫困人口也在增多。要想俄罗斯在普京任期间推行广泛的深度改革,其可能性很低,因此俄罗斯可谓前景暗淡。在未来的许多年内,普京可以继续合法地执掌克里姆林宫,而面对国内的经济停滞,对外采取对抗姿态无疑是权宜之计。

虽然俄罗斯的经济和国防预算与美国相比微乎其微,但俄罗斯的这位领导人所取得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在过去20年的大部分时间内,普京一直执掌大权。他延续了前苏联对抗北约的立场。他把自己定位为中东交易的“促成者”。

对叙利亚的干预展示了他的冷酷、手腕、决心和判断力。他无视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的残暴行径,在美国和欧洲都不愿卷入叙利亚内战的情况下,进入了权力真空地带,通过部署空军力量改变了冲突的走向。接着,他宣布将离开这个舞台,但同时也为重返该地区预留了一线机会。

然后,使命完成了,阿萨德逃脱了此劫,内战各方都认为军事胜利希望渺茫。叙利亚局势迎来了离奇的转折,普京的干预为首次正式停火以及可能地真正的和谈铺平了道路——当然,这必须遵守他的游戏规则。

从更广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又回到了中东。目前,俄罗斯正处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的中心位置,这个关系网不仅与叙利亚紧密相连,更牵涉到与该地区更广泛的冲突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美国和欧盟)。俄罗斯无法解决中东问题(有谁能呢?),但反过来,要解决这些问题也离不开俄罗斯。

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仅仅只被视为地区大国,但从叙利亚事件来看,俄也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并且时机成熟的话,其将有意动用武力。这是否也昭示着俄罗斯已进入了新的军事冒险主义时期呢?答案是否定的。普京走到了北约的红线附近,但并未越界。2008年格鲁吉亚的战争,以及自2014起的乌克兰危机,针对的都是未被北约保护伞覆盖的国家;战争的目的正是阻止这些国家进入北约保护伞。而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相信,美国及其盟国不会干预。

接下来怎么样?普京很可能会在波罗的海国家以非军事手段挑衅北约。他可能会采用一些不同的手段削弱北约联盟的凝聚力以及对其保护伞的信心,同时又巧妙地规避北约的军事回击。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网络战、经济抵制以及核威胁等。这些手段成本不高,俄罗斯完全负担得起。

关于萎缩的经济会束缚俄罗斯政府的手脚、西方的制裁会迫使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并采取顺从姿态的想法被证明是错误的。而有关俄罗斯日益式微并将退出国际舞台、俄罗斯的政治精英们致力于以稳定的经济格局换取稳定的政治形势的想法也是错误的。那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那也是许多俄罗斯人刻骨铭心但却不愿回首的往昔岁月。

如今的俄罗斯拥有更宏大的抱负、更丰富的资源以及在遭遇挑战时以牙还牙的决心。这正是普京在叙利亚问题上所表现的立场,需对他未来可能采取的类似举措保持警惕。

本文最初由《金融时报》翻译和发表。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