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件: Getty
评论

俄罗斯是否应该对中国的远东计划心生畏惧?

中国与俄罗斯最近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令俄罗斯人对中国在远东地区的“殖民计划”担心不已。然而,对形势进行仔细分析的结果表明,俄罗斯毫无理由担忧中国的工业扩张计划。

作者 陈 寒士  维塔· 斯皮瓦克
发表于 2016年6月7日

从俄罗斯政治家和学者对于中俄工业合作项目的反应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俄罗斯人认为远东地区正受到中国殖民的威胁。俄罗斯远东发展部在4月初发布的声明概述了中国工厂迁至俄罗斯的可能性,该份声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自声明发布以来,有关不安全的生产实践以及中国侵占(或直接吞并)俄罗斯市场并将带来毁灭性打击的预言在各大媒体上大肆泛滥。

正如俄罗斯人以往讨论中国在远东地区的扩张行为一样,绝大多数评论人士并未费心去了解实际的协议内容。

4月份的声明是俄中双方的政府官员在北京组织一系列广泛磋商后达成的结果。此前不久,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于2015年12月访华期间签署的远东合作备忘录还将中国工厂迁至远东地区列为推动中俄双边合作的四大商机之一。

当缺乏具体的项目时,政府官员往往会对大肆宣扬意图,这也正是俄罗斯远东发展部所做的,但其显然并未意识到此举将会引发如此强烈的负面反应。

工厂迁往海外无外乎三大原因:更廉价的资源(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不断增长的市场以及更宽松的环保法规。中国国务院在2015年发布的一份文件中罗列了12个行业开展“国际合作”的重点项目,并指出将某些行业转至国外将有利于打入新的低成本市场并吸引新的消费者。该文件还围绕生产过剩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列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

生产过剩是推动中国工厂向海外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生产的水泥、钢铁、化工制品和纸张等产品远远超过其需求。在2011年至2012年间,中国的水泥产量比美国整个20世纪生产的还要多。

中国政府支持特定行业的企业迁往海外。这些行业往往是利润较低的非技术密集型行业(如建材行业)或有能力抢占大规模生产市场的行业(如汽车制造业)。另一方面,政府一般会建议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把涉外活动限制在中国设备出口或在国外设立服务中心和零部件加工中心。

这正是中国政府计划将工厂迁往哈萨克斯坦背后的目的,这也是中国唯一一个面向前苏联成员国的项目。中国政府已经同意将纺织品、水泥、玻璃和金属加工厂以及农产品加工、核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工厂迁往哈萨克斯坦。这一计划耗资不菲: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于2014年12月同意启动一项240亿美元的项目。

中国向非洲搬迁工业的经验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北京的经济发展计划。与中国在非洲投资的激励因素相同,廉价的劳动力、当地市场的增长潜力、宽松的环保标准也驱动了中国投资俄罗斯远东地区。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14年底,在非洲有超过3000家企业获中方注资。目前,已有数以百计的工业企业在非洲大陆的二十个贸易和投资特区内安家落户。

虽然此前不乏中国企业进驻远东地区的先例,但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政府是否确有这样的打算。现有数据清楚地表明,中国并不急于在远东投资:根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并不在远东地区排名前七的投资国之列。

究其原因,首要的一点就是,远东市场的规模太小:当地的人口总数不足620万,并且由于迁徙导致其人口仍在持续缩减。远东地区和欧洲大陆之间的遥远距离也意味着:由于运输成本过高,许多行业在当地难以生存。

在可用的廉价劳动力这一问题上,远东地区也无法与非洲相提并论。该地区仅有340万劳动人口,而失业率也只有5.4%。在2014年卢布大幅贬值后,远东地区人口最密集的滨海边疆区(Primorsky Krai)的平均月薪急剧下跌,与毗邻中俄边境线的黑龙江省大致相当。

更重要的是,中国东北部(也是主要的工厂迁出区)的失业率相对较低,并且该地区在中国近期日益高涨的罢工浪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这一背景下,东北各省份的政府官员势必会对向俄罗斯搬迁工厂的计划有所顾忌,担心该计划将导致东北地区失业率增高并引发动荡。

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在俄融资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不久前,中国政府并不介意政府官员借助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或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将工厂迁往俄罗斯。但目前,这两家银行正在接受中国政府的反腐败审查,同时还在努力遏止坏账,并计划进一步提高其作为国有银行的效率。

那些担心中国经济扩张至远东地区的人士其实尽可放心。如果在未来数年内只有少数中国工厂迁入远东地区,那么这一计划势必对俄罗斯大有裨益。正如梅德韦杰夫和胡锦涛于2009年就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省份的合作事宜签署的备忘录一样,远东发展部的这一新计划可能压根就不会走得太远。

相比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签署的备忘录,俄罗斯的反华情绪将更不利于远东地区的发展:杞人忧天的言论将吓跑真正的投资者,同时也将令倡导通过结构性改革来改善俄罗斯投资环境的呼声万马齐喑。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不在公共政策问题上发表机构立场。此处所阐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卡内基及其工作人员和理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