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文件: 听证会证词
2007年5月1日,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John Negroponte)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对外事务委员会(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举行的听证会上以"对华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前景"(The Future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lations with China)为题发表证词。以下是证词的译文,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美国参考》翻译。
_________________
对华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前景
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
在国会众议院对外事务委员会发表的证词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2007年5月1日
主席先生、各位委员,感谢诸位给我机会向你们讲述美国对华政策。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大国崛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事件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加强,中国在亚太地区内外产生的政治和外交影响也日益扩大。
美国承认和接受有关事态的发展。我国的战略存在以及各种双边联盟依然是我国稳健的亚洲政策的不可动摇的基础,为整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提供了重要保证 。无庸置疑,我国一贯坚持对亚洲的承诺,从而增强了我国为促使中国作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合作夥伴充份发挥其潜力所起的作用。
在这个背景下,我想列出指导我国双边交往的6大目标:
1) 维持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促使中国和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同时保障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
3)制止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武器及有关技术的扩散,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活动;
4)遏制大规模流感等传染病传播;
5)采取有效的国际对策解决人道危机;
6)促进人权与宗教自由。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美国采取的政策是鼓励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负责任的和具有稳定作用的影响。这项政策已产生了实质性的效果。
例如,作为讨论北韩去核化问题的六方会谈东道国,中国发挥了建设性的主导作用。在去年7月北韩采取发射导弹的挑衅性行动和10月进行核试验后,中国与安理会其他理事国一道投票通过了联合国安理会第1695号决议的强硬条款,也通过了要求按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实施制裁的第1718号决议。
六方会谈的重点是去核化,但更广泛的意义在于为这个地区进行多边合作开创了重要的先例。
合作对于中日两国关系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日本首相安倍(Abe)以改善日中关系为要务,我们为此感到鼓舞。我们欢迎两国进行互访。
中国改善与邻国的关系体现了中国活跃的对外贸易关系,也说明中国外交日臻娴熟。这是一种积极的动向。我们希望中国为亚洲的地区性机制,尤其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发挥积极作用,帮助我们促使APEC更有效地保障全体成员的经济繁荣与安全。
在亚太地区以外,全球各地与中国的利害关系也日益密切。中东和非洲即是重要的例子。
对于伊朗问题,中国赞成我们的观点,认为德黑兰不应拥有核武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2006年6月,中国与联合国安理会其他常任理事国和德国一起提出条件优厚的一揽子鼓励性方案,换取伊朗同意停止具有高度扩散敏感性的核活动并参加谈判。
中国明确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伊朗问题,但对于伊朗不遵守义务的行为,中国仍与联合国安理会其他成员一致通过两个决议──2006年12月的1737号决议和今年3月24日的1747号决议,要求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实施制裁。
我们期待中国全面履行联合国安理会1747号决议规定的义务,限制向伊朗出售重型武器和导弹技术。我们还期待中国采取其他重要步骤,包括停止对伊朗石油和天然气部门投资等。这些投资向伊朗政权发出了错误的信号,特别是在安理会5常进行磋商的敏感时刻,同时根据美国法律也应受到严重关注。
在经济蓬勃兴旺的情况下,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中国正为本国产品寻找市场,同时设法获得能源及其他原材料。非洲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去年中国购买了价值19亿美元的苏丹石油,北京被视为喀土穆的外交盟友和支持者。布什总统、国务卿赖斯等高级官员已要求中国利用其对喀土穆的重大影响,为制止达尔富尔地区的暴行进行努力,特别是需要说服巴希尔(Bashir)总统同意部署由联合国指挥和控制的维和部队。这也是我在华盛顿、北京和最近访问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期间与中国官员交谈时强调的问题。
谈到两国双边关系中的经济问题,自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已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例如,去年美国对华出口增长了32%。然而,由于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不完全,美中经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我国高达2,325亿美元的对华双边贸易逆差尤其值得注意。
关键问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汇率政策、服务业以及刺激国内需求等问题。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美两国还在能源安全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因此,我们共同努力维护能源市场稳定,保障能源效率,发展更洁净的技术。 中国和美国都是积极参与亚太洁净发展与气候夥伴合作计划(the Asia-Pacific 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亚太经合组织能源小组和五方能源部长会议(The Five Party Energy Ministerial)的国家。
中国最近决定从西屋公司(Westinghouse)购买4个核反应堆,合同价值达80亿至100亿美元,体现了中国对发展核电等洁净能源的承诺。
以财政部长保尔森(Paulson)为首的战略经济对话(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我本人主持的高层对话以及其他许多专项事务对话与交流,构成了两国广泛和日益扩大的双边关系的核心。然而,有时双边对话不足以解决中美两国有争论的问题。为了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本届政府也会毫不迟疑地采取贸易保障措施和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
我们还必须维护我国的价值观,在人权问题上尤其如此。中国政府必须尊重本国公民的言论、集会和出版权;自由信仰权;以及不受强制地自行决定生育计划的权利。我们还认为,中国人民应该在治国问题上享有真正的发言权,并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这些都是国际人权文件以及中国本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西藏局势依然是美国关注的重大人权与宗教自由问题,新疆维吾尔族穆斯林等其他少数民族受到的待遇也受到高度关注。
我们与国际社会中与我们同样关注中国人权的有关方面相互协调。我们明确表示:中国只有建立一个更加开放、透明、自由的社会,发挥中国人民的革新精神和创造力,才能被视为国际体系中的一支主导力量。
我们在高度关注人权问题的同时,也高度关注防扩散和军事现代化方面的问题。
遗憾的是,中国制止武器扩散的工作喜中有忧,特别是在与导弹技术有关的问题上。中国必须有效地执行出口管制条例,制止本国公司的扩散活动。如有必要,我国将继续对从事扩散活动的中国公司实施制裁。
此外,中国的一些邻国也和我国一样,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缺乏透明度提出了种种疑问。为了加强地区安全,避免地区安全受到削弱,中国应该进一步公开其军事预算、原则和意图,其中包括答覆我们就今年1月中国进行反卫星试验提出的问题。中国进行这次试验的行动显然不符合我们为建设两国关系而努力的方向,而且也不符合布什总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倡导的合作精神,其中包括民用太空领域的合作。
我们特别关注针对台湾的导弹和其他军事系统日益增多的情况,以及北京拒绝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因此我们要求中国增加海峡两岸的对话,包括与台湾民选领导人进行直接会谈。我们继续以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和《台湾关系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为基础,恪守我国采取有助于维护稳定的一个中国政策。根据《台湾关系法》,我国向台湾提供足以保持台湾自卫能力的必要装备和服务。
主席先生,综上所述,美国希望与国内稳定、尊重公民权利并与邻国和平相处的繁荣昌盛的中国成为伙伴,相互进行坦诚对话和建设性合作。我国的政策是鼓励中国融入整个全球经济和国际体系,成为其中一个负责任的成员。即使双方依然存在严重分歧,但我们相信有理由对实现这个总体目标持乐观态度。谢谢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