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5月25日再次进行核试验,把朝鲜核问题对国际体系安全的威胁再次推向顶峰。对朝鲜此次核试验的动机,各界猜测一时云气。有人断定朝鲜企图借核试验增加谈判砝码。有人认为朝鲜进行核试验与其内部政权更迭有关。联合国安理会于6月12日一致通过对朝鲜制裁决议。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也在纷纷调整其各自对朝鲜的立场。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的政策立场会有哪些变化?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将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日本和韩国的立场又将如何?谈判、制裁与军事行动这三个可能的回应方式各自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卡内基中国透视》采访了两位国际著名的亚洲问题专家,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总裁包道格(Douglas Paal)与卡内基高级研究员裴敏欣。两位专家回答了以上问题,并为中国应付朝鲜核问题提出了建议。
朝鲜——中国的一块“心病”
裴敏欣指出,对于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底线,一个核朝鲜与一个崩溃的朝鲜都是中国所不愿看到的。但是,“核武器”与“政治动荡”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底线并不是平等的——“中国最大的底线是朝鲜不崩溃。”“朝鲜发展核试验是为了维持政权生存。其维持生存的目的和中国的战略利益是吻合的,但朝鲜维持生存的手段是中国所不能容忍的。”
具体而言,与其说中国担心的是朝鲜的核武器,不如说中国更担心朝鲜的核武器在亚太地区所将带来的一连串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第一是美日韩战略同盟的加强。第二,它会给美军在西太平洋、中国周边增加军事部署提供一个完美的借口。第三,它也会给日本增加军费开支提供理由。”“朝鲜崩溃以后,整个东北亚的战略格局都会发生改变。中国将失去一个战略屏障。与其这种后果,中国宁愿给不断制造麻烦的小兄弟输液打气。”
然而,裴敏欣看到,“朝鲜政权的垮台只是时间的问题,并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读过历史便会知道,这种王朝的传位,从第一代到第二代,成功率只有50%左右,第二代传到第三代成功率几乎是零。所以,很难想象这个政权再维持十年、十五年。世界上没有这种先例。”
包道格指出,中国学术界空前地开始了对朝鲜政权垮台的假想与应对措施的讨论。虽然这种讨论还比较私下,但也是一个进展。“中国一直以来都在避免‘核朝鲜’ 与避免‘朝鲜政局崩溃’之间徘徊,不愿作出选择。”“中国需要时间来认清两者兼得是不可能的。中国也应认识到它在‘不做选择’的同时也在付出着代价,即它所不愿看到的美日韩同盟的加强以及由此带来的未来亚洲安全格局对中国的不利。”
谈判依旧可能?
两位专家都认为,近期内谈判的可能为零。包道格说:“朝鲜的举动已经明确地说明,通过谈判让朝鲜放弃核武器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六方谈判已经基本死亡。在理论上,它可以继续被维持。谈判的大门将一直被敞开。”
裴敏欣讲到,“朝鲜的表现的确表明金正日政权没有诚意。但这并不是说谈判就一点效果都没有。毕竟在危机关头,谈判曾经缓和了紧张局势,也制造过一些机会。”“谈判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达成一个解决问题的实际结果。但至少要造成一个国际舆论,赢得国际同情,或占据道义制高点。”朝鲜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谈判机会,也使对朝鲜采取强硬的制裁措施成为正当与必然。
包道格认为,军事行动没有必要。朝鲜的核试验没有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更何况它已经虚弱到“不攻”都可能“自破”的地步。
包道格建议美国采取三个步骤的措施。第一步,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朝鲜在公海上的可疑船只进行检查。保持谈判大门的敞开是实施强硬制裁措施的前提。这一步已经基本实现。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与韩国总统李明博在最近的会谈中指出的,需要打破朝鲜每次反而受益于其好战行为的恶性循环,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便是打破这种循环的第一步。第二步,美国应加强确保为日本和韩国提供核保护伞和军事方面的“延伸威慑”(extended deterrence)。美韩两国领导人在近期的会晤便是这一步的具体体现之一。这一步不仅可以防止日韩两国发展核武器,也可以让北京看到继续不行动的风险,从而促使北京对朝鲜施加更大的压力。第三步,引导北京、莫斯科与华盛顿合作,对朝鲜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迫于恐惧朝鲜政局不稳之忧,中国一直未能对朝鲜采取真正强硬的措施。北京改变其以往的政策立场将是艰难的。基于此种考虑,华盛顿一方面要给北京作出政策改变以更强的动机,一方面也要给北京以足够的时间。”
对于美国对朝鲜的政策,包道格还补充道,目前在华盛顿,许多人主张回归到如2005年美国将澳门汇业银行(BDA)内的朝鲜账户冻结那样的单方面经济制裁。此外,与朝鲜有交道的所有银行也将被美国拒之门外。“这一政策被采纳的可能性将随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而上升。”
日韩动态
包道格表示,日本已经关闭了与朝鲜每年价值80亿美元的金融联系,截断了所有贸易、投资,甚至居住在日本的朝鲜人寄回家乡的汇款。韩国在朝鲜问题上虽然一直存在争论,但现执政的李明博政府已经逆转了前两届政府的对朝措施,采取了较强硬的立场,停止了对朝鲜的物资供应。
裴敏欣认为日本和韩国不太可能会发展核武器。在美国的“延伸威慑”下,这样的做法反而会惹恼美国,得不偿失。
中国应该及早做准备
裴敏欣建议,中国应该考虑从政府角度把朝鲜政府的垮台作为一个肯定要发生的现实,并采取相应的准备措施。“首先就是应付垮台造成的后果,和美日韩进行沟通,来使统一之后的朝鲜半岛能够更多地体现中国的战略利益。”
包道格指出, 7月8-10即将在罗马举行的G8峰会也许是奥巴马总统与胡锦涛主席在朝鲜问题上交流看法的好机会。“朝鲜时刻可能崩溃。朝鲜一旦崩溃,中国和韩国必将抢先挺进平壤。美国作为韩国的盟友将支持韩国。在这一过程中,太多的问题和矛盾都有可能产生。因此,为避免冲突,中美两国应事先了解对方的期望与打算。”
朝鲜蘑菇云笼罩亚洲安全
朝鲜5月25日再次进行核试验,把朝鲜核问题对国际体系安全的威胁再次推向顶峰。对朝鲜此次核试验的动机,各界猜测一时云气。有人断定朝鲜企图借核试验增加谈判砝码。有人认为朝鲜进行核试验与其内部政权更迭有关。联合国安理会于6月12日一致通过对朝鲜制裁决议。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也在纷纷调整其各自对朝鲜的立场。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的政策立场会有哪些变化?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将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日本和韩国的立场又将如何?谈判、制裁与军事行动这三个可能的回应方式各自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卡内基中国透视》采访了两位国际著名的亚洲问题专家,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总裁包道格(Douglas Paal)与卡内基高级研究员裴敏欣。两位专家回答了以上问题,并为中国应付朝鲜核问题提出了建议。
作者 雅平 王